中國年鑒事業發展大事記(1979~2010) (續《年鑒論壇》第二輯)
點擊數:365522012-10-30 00:00:00 來源: 年鑒網
1996年
1月9日山西省年鑒研究會在太原成立。會議通過《山西省年鑒研究會章程》;以民主協商的方式選舉產生了山西省年鑒研究會領導機構:鄭社奎、郭裕懷、梁志祥為顧問,侯文正任會長,王樹林、劉英才等9人任副會長;安排1996年度省年鑒研究會的工作。
2月9日學委會與《年鑒信息與研究》編委會在京委員舉行聯席會議,主要議題是:回顧1995年學委會的工作,討論1996年舉辦第二屆全國年鑒學術論著評獎和第六屆年鑒學術年會論文征集事宜,研究《年鑒信息與研究》如何提高質量。
2月20日年鑒研究會發出的《關于第二屆年鑒學術論著評獎及第六屆年鑒學術年會論文征集的通知》,決定:1996年進行第二屆年鑒學術論文和著作評獎、第六屆年鑒學術年會論文征集工作,并對評獎和論文征集的有關事項作出說明。之后,學委會又發出《關于第二屆年鑒論著評獎及第六屆年鑒學術年會論文征集的補充通知》,決定將上述活動的截止日期由原定的1996年12月31日延至1997年6月30日。
2月25日學委會發出通知,決定舉辦首屆全國年鑒校對質量評比,并對其辦法作出說明。
2月28日中央工委會向中央級各有關年鑒單位發出通知,經年鑒研究會批準,中央工委會將于1996年下半年開展中央級年鑒首屆評獎活動,并組成以尚丁為主任的評獎委員會。通知對組織申報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3月18日《中國氣象年鑒》創刊10周年座談會暨全國氣象年鑒聯絡員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國務委員宋健和中國氣象局局長鄒競蒙分別為大會題詞,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溫克剛蒞會講話;尚丁向大會發了祝詞,李維民出席并講話?!吨袊鴼庀竽觇b》編輯部主任季本峰匯報了該年鑒創刊10年來的工作。大會還向獲獎者頒發證書和獎金。
3月26~28日由山東省年鑒學會主辦、勝利石油管理局承辦的“勝利杯”全省年鑒評獎工作會議在山東勝利油田舉行。省年鑒學會副會長、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張守富,勝利石油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周德山等出席會議。經評定,27種年鑒獲綜合獎,其中特等獎3種、一等獎4種、二等獎2種,縣級年鑒6種、企業和專業年鑒12種;還評出框架設計、條目編寫、美術裝幀、出版發行四個單項獎。
4月5~6日遼寧省第二次優秀年鑒評選工作會議在鞍山召開。經評定,獲特等獎年鑒4種、一等獎年鑒7種。
4月13~21日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行的“96北京雙休日書市”上,年鑒研究會發行部舉辦了年鑒展銷。這是在北京歷屆書市中首次舉辦的年鑒展銷,展出各類年鑒近200種。
4月15~18日第四屆全國地市縣年鑒研討會在上海市寶山區舉行。與會者就“地市縣年鑒如何適應市場經濟新體制的要求,實現轉軌變型、向信息產業靠攏,更好地為改革開放服務”的議題進行研討。會議共收到論文30篇,12位代表在大會上發言。會議商定,第五屆研討會于1997年在云南召開。
5月28~31日第三屆“三北”地區年鑒協作研討會在遼寧鞍山召開。鞍山市委秘書長陳昌、副市長譚明才等蒞會祝賀,尚丁出席并講話。會議共收到論文55篇,與會者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交流研討。會議商定,下屆研討會在山西召開。
6月19~21日學委會和《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社在北京聯合召開座談會,邀請10家大型國有企業年鑒的主編、編審和編輯,就“如何辦好大型企業年鑒”進行研討。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鄔書林出席,并對如何改進年鑒編輯出版工作、辦好大型企業年鑒發表了意見。李維民主持會議,方厚樞講話。
8月30日浙江年鑒社在杭州舉行《浙江年鑒》創刊十周年座談會。浙江省委書記李澤民、原省委書記薛駒、省委副書記劉楓、常務副省長柴松岳、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許行貫為《浙江年鑒》題詞,省委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主任、《浙江年鑒》主編章榮高出席會議并講話。與會者暢談該年鑒創辦10年來的發展歷程,為進一步辦好年鑒獻計獻策?!墩憬觇b》1986年創辦(原為《浙江經濟年鑒》),1992年更為現名。在《浙江年鑒》創刊10周年之際,浙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進一步辦好〈浙江年鑒〉有關問題的通知》。
9月7~16日受鐵道部中國鐵路史編輯研究中心和鐵路工委會的委托,北京鐵路局在河北北戴河承辦第二期全國鐵路年鑒編輯業務研修班。
9月15日黑龍江省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揭曉。在2076件參評作品中,《黑龍江年鑒》(1994)獲編纂類一等獎。黑龍江省社科優秀科研成果獎為黑龍江省社會科學最高獎。
10月6~10日中央級年鑒首屆評獎活動進行評審工作。受評委會主任尚丁委托,由方厚樞、李振水主持評獎工作。經評委會審定,最終評出綜合獎年鑒40種,其中特等獎3種、一等獎20種、二等獎17種;單項優秀獎12種。
10月9~13日第六次全國城市年鑒研討會在貴州貴陽召開,陳汝鼎出席研討會。會議總結交流一年來城市年鑒的發展變化,研討了如何進一步提高城市綜合年鑒質量。
10月28日~11月8日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與研究會學委會在北京聯合舉辦第六屆年鑒編輯研修班。除授課外,學員們聽取了《南京年鑒》施國俊介紹他們實行目標管理、縮短出版周期、辦好實用生活年鑒等經驗,觀看電子版年鑒的制作及演示。
11月6~8日年鑒研究會常務理事會會議和理事會議在江蘇揚州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了第三屆理事會,會長:尚丁,常務副會長:陳汝鼎、李振水,副會長:許家康、陳仁禮、李維民,秘書長:許家康(兼),副秘書長:劉菊蘭、黃燕君。
◇華東地區暨江蘇省年鑒協作會在江蘇揚州舉行。會議共收到論文20多篇,與會者就進一步提高年鑒質量、搞好年鑒經營管理等問題深入探討。
11月11日《北京鐵路局年鑒》出版十周年座談會在北京召開。鐵道部原部長劉建章蒞會祝賀。北京鐵路局黨委書記崔風鳴主持會議,北京鐵路局局長王純善出席并講話。
11月14~15日山東省年鑒學會年會暨《山東年鑒》創刊十周年紀念會在濟南舉行。山東省年鑒學會名譽會長、副省長吳愛英蒞會祝賀,省政府辦公廳主任王科三出席講話,省年鑒學會副會長張守富作報告。會議對1995年度 獲“勝利杯”獎的27種年鑒頒發證書和獎杯,對30篇獲獎論文作者頒發證書,還對學會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部分理事單位頒發了突出貢獻獎。
11月29日成都市政府召開《成都年鑒》創刊十周年慶祝大會。成都市委書記黃寅逵、市長王榮軒等題詞祝賀,王榮軒等市委領導蒞會并講話。該年鑒編輯部還分別召開了一些小型紀念座談會。
◇《大連年鑒》召開創刊十周年座談會。大連市委副書記林慶民、副市長董文杰(由副秘書長賀昊代表)出席并講話。會議表彰21個先進單位、26名1996卷優秀通訊員,并向10年來一直為該年鑒耕耘的30名老通訊員頒發了榮譽證書。
12月5日首屆全國年鑒校對質量評比評委會對參評的89家年鑒進行校對質量復查、評審,最終評出:優秀7名,良好9名,合格19名。
本年《上海年鑒》、《南寧年鑒》、《烏魯木齊年鑒》相繼創刊。
1997年
1月5日年鑒研究會會長尚丁信函稱,經與各位常務理事函商,同意張柏鑒辭去地方年鑒工作委員會主任之兼職,由許明輝兼任地方年鑒工作委員會主任之職。
3月1日《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社發行部在北京圖書音像城(由北京新聞出版局主辦)開設的年鑒銷售門市部正式營業,經銷全國各類年鑒和部分地方志書,并辦理郵購。
5月25日學委會和《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社發出《關于舉辦第二屆年鑒校對質量評比的通知》,對此屆年鑒校對質量評比的事項作出說明。
5月中央部屬企事業年鑒編纂研討班在湖北宜昌舉辦。中國三峽建設年鑒社副社長李冰主持,中央工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周斌到會祝賀,并介紹中央工委會的工作和中央級年鑒的情況;中國三峽建設總公司新聞中心主任、中國三峽建設年鑒社社長劉榮波蒞會講話;年鑒研究會副會長李維民、年鑒研究會特邀研究員肖東發應邀授課。期間,學員們參觀了三峽大壩工地和葛洲壩發電廠。根據中央工委會的要求,經研討班人員商定,隸屬于中央工委會的“中央部屬企事業年鑒協作組”正式成立,由李冰為召集人。
7月2日尚丁信函稱,經常務理事函商,同意年鑒研究會副會長陳仁禮兼任年鑒研究會學術研究基金司庫一職。特此告知。
7月20~26日第四次黑龍江省年鑒工作研討會在河北北戴河召開。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年鑒研究會會長杜顯忠對如何開好會議作指示,省社科院黨委書記范洪才蒞會指導?!逗邶埥觇b》總編輯房德勝介紹全國年鑒界的形勢、《黑龍江年鑒》發展的歷程,以及全省61家各級各類年鑒的現狀;該年鑒編輯部編審張慧彬,副編審叢坤、張磊、馮向輝授課。與會者對年鑒的價值問題、年鑒的框架設計原則等進行交流。
9月5~11日第四屆“三北”地區年鑒協作研討會在山西太原舉行,地方工委會會議同時召開。山西省政府副秘書長智玉蓮、省史志研究院第一副院長梁志祥出席會議。許明輝代表地方工委會講話,尚丁作《開創我國年鑒事業新局面》的報告。與會者就“如何提高年鑒的編纂質量和編纂隊伍素質,加強年鑒經營管理”等議題進行了研討。會議商定,1998年協作會在甘肅舉辦。
9月8~17日第三期全國鐵路年鑒編輯業務研修班在河北北戴河舉辦。肖東發、劉菊蘭、嚴介生等就有關年鑒學基礎理論及實際操作方面的內容授課。研修班進行考試,并頒發了結業證書。
9月11~14日年鑒研究會學術評獎委員會在河北北戴河召開第二屆年鑒學術論著評獎會議,有17名評委出席。常務副會長李振水、顧問方厚樞蒞會指導。會議由副會長兼秘書長許家康、學委會主任孫關龍、研究會副秘書長劉菊蘭主持。經評委審定,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評出獲獎論著,其中,獲獎論文共61篇(一等獎6篇、二等獎28篇、三等獎27篇),獲獎著作共7部(一等獎1部、二等獎2部、三等獎2部、鼓勵獎2部);評出第六屆學術年會入選論文60篇,其中10篇在年會上宣讀。會議確定,獲獎論著將在第六屆年鑒學術年會上頒獎。
9月19~23日第七次全國城市年鑒研討會在遼寧大連舉行。大連市委副書記林慶民、副市長董文杰出席開幕式,林慶民講話,董文杰參觀了“首屆中國城市年鑒展”。尚丁發來賀信,年鑒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陳汝鼎出席會議。會議就“年鑒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辦成精神文明的精品,年鑒在信息產業市場競爭中怎樣求得發展”等議題展開研討。期間,舉辦了“首屆中國城市年鑒展”。會議商定,第八次研討會于1998年在昆明召開。
10月22~24日由鐵道部路史編研中心、中國鐵道出版社主辦,北京鐵路年鑒社承辦的全國鐵路年鑒編輯出版暨鐵路年鑒工作會議在山西臨汾舉行。會議回顧了一年來鐵路年鑒的工作進程,對今后鐵路年鑒工作做出安排。
10月25日經北京市出版、工商、稅務機關批準,北京志鑒信息咨詢中心和北京鑒志圖書經營中心在北京圖書音像城宣布正式成立。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常務副組長郁文為兩個中心的成立題詞。北京志鑒信息咨詢中心主任李維民介紹了這兩個中心成立的經過。
10月28~30日第六屆年鑒學術年會暨第二屆優秀論著頒獎會在山東濟南舉行。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劉長允出席會議。陳汝鼎、許家康、孫關龍主持會議。陳汝鼎簡要回顧年鑒理論研究的情況及今后的任務,宣讀第二屆優秀論著獲獎名單;孫關龍匯報第二屆學術論著評獎情況,并作《當前年鑒理論研究和編纂工作中存在的幾個重要問題》的主題報告;北大教授李國新介紹日本年鑒的出版概況;部分年鑒單位交流工作經驗。許家康作大會總結發言,并宣布了13項年鑒研究課題。
11月3~5日1997年全國省級年鑒暨華東地區年鑒工作會議在浙江杭州召開。省政府秘書長黃興國蒞會祝賀,尚丁、陳汝鼎出席并講話,陳仁禮作了總結發言。與會者圍繞“提高年鑒的編纂質量和編纂隊伍的素質、加強年鑒的經營管理、更好地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接軌”等議題進行研討。
12月3日中央工委會在北京舉行“貫徹十五大精神、辦好年鑒”的業務報告會。新聞出版署副署長梁衡、國家工商局廣告監督管理司副司長王晉杰出席,并作報告。李振水、李維民、方厚樞等出席會議。
12月11~14日由《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社和北京志鑒信息咨詢中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年鑒展覽和學術交流活動在福建廈門舉行。李維民主持活動,并就目前年鑒編纂工作中的幾個問題發言,肖東發作《國外年鑒概況與我國年鑒發展趨勢》的報告。會上還播放了新聞出版署副署長梁衡有關年鑒工作的講話。200多種各地出版的各類年鑒首先在廈門中山圖書館展出,與會者參觀展覽,并舉行了座談交流。之后,年鑒展覽又在廈門召開的全國圖書情報信息資源建設與信息產業發展研討會上連續展出3天。
12月24日尚丁信函稱,1996年11月8日舉行的常務理事會會議上,把黃燕君選為副秘書長,與《章程》第十二條規定相抵牾,應予糾正(黃燕君仍作為研究會聘任的雇員)。
本年《青海年鑒》創刊。
1998年
2月27日全國年鑒校對質量評委會在北京對參加第二屆年鑒校對質量評比的104家年鑒進行復查、評審,最終評出優秀7名、良好7名、合格36名。
3月19日經南京市民政局批準的南京年鑒研究會舉行成立大會。會議選舉產生了理事會和領導成員,劉瑜任會長,管玉春、朱受之、張祖明、徐榮奎任副會長,管玉春兼秘書長。研究會聘請耿乃凡為名譽會長,王建中、陳仁禮、高耘、陳正奎為顧問。
4月28日河南省輝縣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并頒布了《輝縣市年鑒編纂工作暫行規定》。該規定共五章二十一條,內容包括編纂指導思想、組織領導、編輯方針、職責范圍、工作要求,以及編、審、核、校和發行等操作規范。
4月中國年鑒研究會上海年鑒展示中心在浦東成立,作為中國年鑒向海內外展示的窗口和學術交流的資料庫。
6月9~15日中國鐵路史編輯研究中心和鐵路工委會在山西忻州舉辦鐵路單位年鑒主編研修班。肖東發、孫關龍、鐵道部改革總體辦公室副主任金玉錚、中國鐵道出版社副總編輯嚴介生、新聞出版署政策法規司副處長董伊薇等,分別就年鑒編輯基本理論、年鑒發展趨勢、鐵路改革與發展情況、年鑒編輯出版的相關法規等內容授課。學員們圍繞“如何提高鐵路年鑒的質量、鐵路年鑒如何創新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進行了研討。
6月27~29日第六屆全國地市縣年鑒研討會在河北豐寧舉行。陳仁禮、許明輝等出席會議。與會者就“如何背靠政府面向市場,如何反映時代特色、地方特色,如何穩定撰稿人隊伍和培養復合型編輯人才”等議題展開研討。
8月1日學委會和《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社發出的《關于舉辦第三屆年鑒校對質量評比的通知》指出,擬將年鑒校對質量評比活動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每年舉辦一次;經年鑒研究會批準,成立年鑒校對質量評委會(由學委會與《年鑒信息與研究》編委會成員組成),李維民為主任,孫關龍為副主任,李振水、方厚樞為顧問?!锻ㄖ愤€對第三屆年鑒校對質量評比的辦法作出說明。
8月26日第八次全國城市年鑒研討會在云南昆明召開。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光范、昆明市委副書記章振國出席開幕式。尚丁致函祝賀,陳汝鼎作大會發言。會議討論了《中國城市年鑒編纂規范條例(試行)》(修改稿)。期間舉辦了“中國城市年鑒展”,近百種城市年鑒及其他年鑒共200多部參展。會議商定,第九次研討會于1999年在山東召開。
9月22日濟南市政府召開慶?!稘夏觇b》創刊十周年座談會,濟南市副市長徐華東、山東省史志辦主任張守富等出席會議。市史志辦主任張本對《濟南年鑒》創刊十年的工作做了回顧與展望。
9月24~25日中央工委會在北京門頭溝召開1998年中央級年鑒工作研討會,李振水、李維民、方厚樞等出席。會議總結前一階段工作,安排今后幾個月的任務;重點研究落實優秀論文的評選工作。孫關龍在會上作了《如何撰寫年鑒論文》的報告,李振水作會議總結。
11月5~8日1998年華東地區年鑒協作會在安徽歙縣召開。尚丁致函祝賀,陳汝鼎、許明輝出席并講話,年鑒研究會常務理事房德勝作了隨中國期刊代表團訪美的觀感。與會者交流各家年鑒在編纂經營中的新舉措、新經驗,并從宏觀上探討在新形勢下我國年鑒事業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會議商定,1999年協作會在福建舉辦。
11月15~28日新聞出版署教育培訓中心和中央工委會在北京聯合主辦首期中央級年鑒主編(編輯部主任)崗位培訓班,有28人參加。培訓班學習出版事業的性質、任務和出版改革,期刊法律、法規,編輯出版業務,期刊社經營管理等課程。新聞出版署副署長桂曉風、梁衡、楊牧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陳清泰,以及孫關龍等專家學者為培訓班授課。期間,學員們還就“中央級年鑒當前發展面臨的問題”進行探討。學員們全部達到持證上崗的規范要求,12月4日培訓班舉行畢業典禮,給學員們頒發了“崗位培訓合格證書”。
12月3~10日《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社邀集年鑒界專家、學者、作者和讀者,在重慶—武昌舉行年鑒學術研討與經驗交流會,許家康出席并講話。會議以“知識經濟與年鑒事業”為主題,研討如何迎接知識經濟的機遇與挑戰、促進年鑒事業的改革與發展等問題。李維民、肖東發在會上作專題發言,《上海年鑒》執行主編姚金祥、《重慶年鑒》常務副主編余楚修等作大會發言。
12月22~23日黑龍江省年鑒研究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大慶市召開。省政協副主席譚方之出席并致開幕詞,省社科聯副主席趙清爽蒞會講話,省研究會副會長房德勝作工作報告,秘書長叢坤作《關于黑龍江省年鑒研究會理事會成員換屆工作的說明》。會議選出第二屆理事會,杜顯忠任會長,譚方之、孔令學、潘春良、王起翔、賀榮芳、房德勝任副會長,叢坤任秘書長。
◇江蘇省第七次地方年鑒研討協作會在淮安召開。會議提交論文36篇,為進一步推動年鑒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新觀點、新思路、新方略和新對策。
本年《內蒙古年鑒》、《南昌年鑒》相繼創刊。
1999年
1月30日全國年鑒校對質量評委會(在京及專程來京的評委),對參加第三屆年鑒校對質量評比的124家年鑒進行集體評審。
2月5日中央工委會、《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社、鐵路工委會在北京聯合舉行1999年總結表彰暨迎春聯誼會。李維民主持會議。中宣部出版局局長鄔書林出席并講話,中央工委會主任許進祿總結1998年工作并部署了1999年的工作,李振水作結束講話。會上,公布中央級年鑒優秀論文評比結果:一等獎4篇、二等獎8篇、三等獎14篇;宣布在第三屆年鑒校對質量評比中在京14家獲獎年鑒的名單,并對獲獎單位和優秀論文作者頒發了證書。會后舉行了聯誼會。
2月6日中華名人協會在北京慶?!吨袊宋锬觇b》創刊十周年和“中華名人叢書”第一批出版。全國政協副主席阿沛·阿旺晉美、孫孚凌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雷潔瓊及邵華澤、逄先知等出席,中華名人協會會長榮高棠講話?!吨袊宋锬觇b》主編李維民總結該年鑒創刊十年來的工作。
2月全國年鑒校對質量評委會發出《關于第三屆年鑒校對質量評比結果暨舉辦第四屆年鑒校對質量評比的通知》,公布第三屆年鑒校對質量評比結果:優秀16名、良好25名、合格36名、不合格47名,合格率達62%,比上屆提高14個百分點;確定1999年舉辦第四屆全國年鑒校對質量評比,并對有關事項作出說明。
3月31日~4月2日學委會第三次工作會議在廣西桂林召開。尚丁、方厚樞、許進祿、鐵路工委會主任沈富泉、年鑒研究會副秘書長陳少能(后增補),以及15位學委會委員出席。孫關龍、許家康主持會議。尚丁回顧20年來中國年鑒發展的歷程,孫關龍介紹第七屆年鑒學術年會的籌備工作,許家康、劉菊蘭、杜煥生、許進祿分別介紹了“年鑒知識叢書”的準備工作、年鑒西南培訓中心及中央級年鑒主編崗位培訓班的情況。委員們就當前年鑒界面臨的形勢及今后的發展、學委會的任務,以及年鑒的其他學術問題進行了討論。會議確定:1第七屆年鑒學術年會定于1999年11月在長沙召開,主題為“回顧與展望、生存與發展”。2“年鑒知識叢書”由學委會主辦,尚丁任編委會主任,方厚樞任顧問,孫關龍任主編,許家康任副主編等。3舉辦年鑒骨干培訓班。會議決定:成立年鑒研究會西南培訓中心和上海培訓中心,分別設在廣西北海市和上海浦東開發區;今年暫定各舉辦一期培訓。
4月12日學委會發出《關于征集第七屆年鑒學術年會論文的通知》,對本屆年會論文征集的具體事項作出告示。
8月24日年鑒研究會發出簡報稱,尚丁會長因病住院治療,他于8月12日上報新聞出版署、民政部請準病假,并要求按程序解除他的會長職務,同時已向年鑒研究會常務理事通報。在尚丁請假期間,由常務副會長陳汝鼎代理會長職務。代理會長陳汝鼎8月17日赴上海主持會務,并召集將于8月25日在北京舉行的常務理事會會議。
8月25~26日根據新聞出版署社會團體整頓的要求,年鑒研究會第三屆常務理事會在北京召開緊急會議。陳汝鼎、張柏鑒及在京常務理事李振水、孫關龍、李維民、劉菊蘭等7人參會,陳仁禮、許家康、程金華三位未到會但表明了意見。會議邀請方厚樞、許進祿、沈富泉,以及新聞出版署人教司負責社團整頓工作的梁子杰處長、王彤干事出席。會議由陳汝鼎主持,商討有關年鑒研究會整頓事宜。與會理事充分肯定尚丁會長對年鑒研究會所做出的貢獻,并對他表示親切慰問。會議決定,在尚丁住院期間,由陳汝鼎、李振水主持年鑒研究會工作和整頓事宜;年鑒研究會會址從上海遷往北京;根據年鑒研究會整頓后組織機構的變化,建議在年底召開理事會,磋商年鑒研究會的機構、人員的調整,其辦公室工作的移交等事宜。會議向梁子杰匯報了年鑒研究會10多年來的工作,闡述要求保留年鑒研究會名稱和法人地位的意見,并向新聞出版署呈報了專題報告。
9月14~19日“中國書刊、音像制品展覽”在美國紐約美中貿易中心大廈舉行。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秦華孫、中國駐美國大使李肇星及美國副總統戈爾、紐約州州長柏德基、紐約市市長朱利安尼等為展覽會題詞或致電、致函祝賀,中國常駐聯合國特命全權大使沈國放在開幕式上致辭。展覽中特設“中國年鑒展”,展示各類型年鑒200余種,是我國在境外舉辦的各種書展中展出年鑒品種和數量最多的一次。李維民、陳仁禮、孫其海、任振泰、李平、鐘小珍赴美參展,并出席了開幕式。展覽會向觀眾散發了中國各種年鑒的宣傳材料。9月15日,李維民等參展人員在紐約曼哈頓會見了美國《世界年鑒》編輯部主任羅伯特·法米蓋蒂和凱恩·派克先生,雙方交流了兩國年鑒編輯出版的情況。
9月15~18日第九次全國城市年鑒研討會在山東青島舉行。青島市委副書記程友新、副市長張先平,陳汝鼎等出席。會議圍繞“進一步改革創新、提高質量和時效性,更好地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進行研討,并對今后加大年鑒機制改革力度、提高年鑒社會化水平、加快年鑒編纂手段的現代化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10月6~10日1999年省級年鑒研討會在貴州貴陽舉行。貴州省委副書記王壽亭,陳汝鼎、陳仁禮等出席并講話。與會者就“年鑒如何更好地適應四化建設需要,年鑒的定位、廣告、管理體制”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10月8~12日《年鑒信息與研究》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塔里木油田舉行。塔里木油田指揮部指揮廖永遠出席在塔里木油田指揮部舉行的開幕式,中國新星石油公司副總經理兼西北石油局局長張愛東出席在西北石油局舉行的閉幕式。李維民主持會議。研討會就“如何提高年鑒實用性”的主題,并結合我國年鑒在美國展出的情況進行了討論。
10月28~31日全國地、市、州、縣(區)第七次年鑒研討會在江蘇常州召開。常州市委宣傳部長和武進市副市長陸志奮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尚丁、陳仁禮等出席,陳汝鼎主持會議。尚丁作了題為《激勵向前,再創輝煌》的講話。與會者就“年鑒如何‘背靠政府,面向市場'、與世界年鑒接軌、增強地方特色和年度特色”等問題進行了交流研討。
11月7~15日第二屆地方年鑒評獎委員會在評獎領導小組組長尚丁領導下,在上海對參評的100多家年鑒進行評審。陳汝鼎任評委會主任,許家康、陳仁禮、孫關龍任副主任。評審結果是:省級年鑒特等獎4名、一等獎8名、二等獎10名,城市級年鑒特等獎7名、一等獎19名、二等獎28名,縣級年鑒特等獎3名、一等獎14名、二等獎22名。
11月17~19日第七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在湖南長沙召開。湖南省常務副省長周伯華出席并講話,省政府副秘書長沈國凡和副會長許家康、學委會主任孫關龍共同主持開幕式。孫關龍作《鑄造中國年鑒事業的第二次輝煌》的主題報告。入選學術論文97篇,有10位代表作大會發言。與會者就“中國年鑒事業在新時期中如何健康、快速發展”議題進行研討。許家康在大會總結中談到2000年年鑒學委會的工作:一是準備進行年鑒優秀學術成果評選;二是舉行電子版年鑒觀摩交流活動。
12月14~16日山東省年鑒學會在濟南舉辦全省年鑒優秀成果評比活動,有50種年鑒參評。經評審,最終評出:綜合獎49名,其中特等獎13名、一等獎22名、二等獎14名;框架設計、條目編寫、美術裝幀、出版發行等單項獎140名,其中特等獎48名、一等獎57名、二等獎35名。16日,山東省年鑒學會召開年會。副省長、省地方史志編委會第一副主任陳抗甫等有關領導出席并講話。會議總結了省年鑒學會1999年的工作,對今后年鑒工作及學會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對獲獎年鑒進行表彰和獎勵,為獲獎單位頒發了獎杯、獎狀和證書。
12月18日學委會決定,以《年鑒信息與研究》1999年增刊的形式,將第七屆年鑒學術年會的入選論文結集出版《論文專輯》,共收入論文97篇,并于12月底出版。
本年據不完全統計,至本年底全國共出版1300多種年鑒。
2000年
1月10日第二屆地方年鑒評獎頒獎大會在廣東廣州舉行。 廣東省副省長游寧豐等出席會議祝賀。
1月29日第四屆年鑒校對質量評比共有126種年鑒參評,經全國年鑒校對質量評委會評審,最終評出:優秀21種、良好20種、合格31種。
2月全國年鑒校對質量評委會發出《舉辦第五屆年鑒校對質量評比的通知》,決定2000年舉辦第五屆年鑒校對質量評比,并對評比的有關事項作出具體說明。
6月2日新聞出版署發出《關于同意中國年鑒研究會作為二級協會并入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的批復》,指出: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社會團體進行清理整頓通知要求,及我署《關于新聞出版社會團體清理整頓工作的報告》的規定,經研究同意中國年鑒研究會作為二級協會并入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批文要求中國版協做好年鑒研究會的接收工作,并繼續發揮其在我國年鑒出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6月21日中國版協致函中國年鑒研究會,就中國年鑒研究會并入中國版協的有關交接工作通知如下:一、自即日起中國年鑒研究會并入中國版協作為二級協會,名稱為“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年鑒研究會”,停止使用中國年鑒研究會名稱和印章。二、你會原定于7月15日在上海舉行理事會議進行換屆選舉一事,請暫緩進行。三、你會在改選前應按有關規定報送換屆的文件。四、建議你會在北京舉行常務理事會,商討換屆的各項籌備工作。五、根據新聞出版署的要求和你會1999年8月常務理事會紀要,中國年鑒研究會會址從上海遷至北京。
8月29日2000年全國省級年鑒年會暨“三北”地區年鑒協作會議在黑龍江牡丹江召開。會議主題是:總結交流年鑒工作的新鮮經驗,探討如何更好地實現年鑒的社會價值,以新的風貌和姿態進入21世紀。會上,陳汝鼎、譚方之、孔令學、陳仁禮、李維民等講話,許家康作會議總結。
9月7日年鑒研究會常務理事會會議在北京召開,討論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籌備工作。新聞出版署人教司干部處處長梁子杰、中國版協常務副主席陳為江、副主席兼秘書長謝明清等出席。會議由陳汝鼎、李振水主持。梁子杰介紹了新聞出版署所屬社團的整頓工作情況,肯定中國年鑒研究會所做出的貢獻,指出決定將其并入中國版協作為二級機構,是一個積極的、加強對年鑒工作領導、支持年鑒事業發展的重要措施。陳為江表示熱烈歡迎中國年鑒研究會加入中國版協。謝明清會議結束時講話,肯定這次會議確定改制換屆工作的做法。經過充分討論,會議決定:(1)中國年鑒研究會并入中國版協會作為二級機構,定名為“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2)成立改制換屆領導小組和改制換屆辦公室,陳汝鼎、李振水任領導小組組長,許家康任辦公室主任;(3)撤銷設在上海的年鑒研究會秘書處,年鑒研究會辦公室由上海遷至北京;(4)成立《中國年鑒研究會工作總結報告》起草工作小組、《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章程》起草小組、新一屆理事會推選工作協調小組,并確定各小組成員。
◇版協年鑒研究會改制換屆辦公室主任、副主任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議定了改制換屆工作進程:9月完成辦公室遷京移交工作;10月中旬前向各會員單位發出“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理事推薦表”;11月底前三個小組完成各自所承擔的工作;12月中旬召開改制換屆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討論通過改制換屆方案,并決定相關事項。
9月25日許進祿、周斌赴上海,代表版協年鑒研究會改制換屆領導小組辦公室與年鑒研究會辦公室的負責人進行接交,完成了首批文件和有關事宜的交接工作。同時,他們看望尚丁會長,向他匯報了有關情況,尚丁很重視并讓有關人員做好交接工作。
9月29日泰安市政府召開紀念《泰安年鑒》創刊十周年暨2000年卷發行會議。泰安市委副書記、市長鮑志強講話,充分肯定《泰安年鑒》10 年來取得的成績,對今后史志年鑒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省史志辦公室主任劉秋增到會祝賀。會議回顧《泰安年鑒》十年來的工作,研究了進一步辦好年鑒的事宜。
10月14~18日由《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社和北京志鑒信息中心主辦的2000年《年鑒信息與研究》學術研討會在山西大同召開。會議展望21世紀我國年鑒事業發展的趨勢,探討了年鑒事業如何適應市場經濟形勢逐步進行改革與創新的問題。會上,方厚樞、肖東發、王彥祥作專題發言。
11月14日版協年鑒研究會在北京新址(北京市復興門內大街45號)舉行揭牌儀式,由李振水主持。中宣部出版局局長鄔書林、中國版協常務副主席陳為江揭牌,并對年鑒研究會改制、遷址表示祝賀。揭牌儀式后舉行了座談會,陳為江在講話中表示:年鑒研究會并入版協后,版協應加強對年鑒的支持,以進一步推動和發展年鑒事業;今天的揭牌儀式標志著年鑒研究會的新機制開始運行,希望年鑒研究會把改制換屆工作進一步抓緊,力爭在下個世紀有個新開端、新氣象。許進祿匯報了改制換屆等籌備工作。
11月24日《中國出版年鑒》創刊2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宣部出版局局長鄔書林、新聞出版署黨組成員石峰、中國版協名譽主席宋木文等領導出席會議并講話。該年鑒編委會主任許力以對進一步辦好年鑒提出要求,方厚樞、劉菊蘭介紹了年鑒出版20年的歷程。該年鑒編輯部出版了《中國出版年鑒》(1980~2000)電子版。
12月13~15日江蘇省第八次年鑒研討協作會在揚州召開。會上交流論文40余篇,涉及年鑒的質量、結構、類目、索引、編輯、校對、管理、經營和實用性、信息性、可讀性,以及年鑒與續志的關系等諸多問題。
本年《合肥年鑒》、《西藏年鑒》相繼創刊。
2001年
1月19日山東省年鑒學會在全省社科聯工作會議上獲“山東省省級先進學會”稱號。
2月10日 第五屆年鑒校對質量評審會議在北京舉行。方厚樞、李振水、孫關龍及在京評委共16人出席,中國版協校對委員會主任周麒應邀蒞會指導。會議由評委會主任李維民主持,經評委會對110家參評年鑒的評審,最終評出優秀18種、良好20種、合格32種。
2月12日 版協年鑒研究會改制換屆領導小組發出《關于推薦理事會常務理事長候選人的通知》。根據改制換屆領導小組的決議精神,在新一屆65名理事候選人中推薦21名常務理事候選人,其中,中央級7名、鐵路1名、地方13名?!锻ㄖ犯接欣硎潞蜻x人名單,以及常務理事候選人的推薦辦法與推薦表。
2月16日版協年鑒研究會改制換屆領導小組發出《關于召開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改制換屆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的通知》,定于2月27~28日在北京召開改制換屆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討論通過有關換屆的重要事項。
2月23日新聞出版署發出《關于嚴格執行期刊“三審制”和“三校一讀”制度保證出版質量的通知》。會刊《年鑒信息與研究》作了轉載。
2月27~28日版協年鑒研究會改制換屆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由陳汝鼎、李振水主持,中國版協常務副主席陳為江出席并講話。會議審議中國年鑒研究會第三屆理事會的工作總結,審議《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章程(草案)》,審議新一屆理事會理事候選人建議名單,審議新一屆常務理事候選人并推薦領導班子候選人名單,討論、推薦名譽會長及顧問的名單。會議決定,3月下旬召開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同時套開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第一屆常務理事會會議,完成換屆改選工作。
2月28日~3月1日山東省地方志工作會議暨山東省年鑒學會年會在濟南召開。
3月15日版協年鑒研究會改制換屆領導小組發出《關于召開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的通知》,定于3月28~30日在北京召開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
3月28~29日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版協常務副主席陳為江、副主席兼秘書長謝明清、常務副秘書長潘國彥等到會指導并祝賀。原年鑒研究會會長尚丁特致函祝賀。大會分為兩個階段進行:28日會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年鑒研究會章程(草案)》及中國年鑒研究會第三屆理事會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由67名理事組成的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理事會。29日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常務理事21人,選出會長:許家康,常務副會長:許進祿,副會長:陳仁禮、房德勝,秘書長:許進祿(兼),聘任尚丁為名譽會長,方厚樞、鄔書林、李振水、陳汝鼎為顧問;召開第一次常務理事會,確定了會長分工,設立版協年鑒研究會辦公室、中央級年鑒工作部、學術工作委員會、地方年鑒工作部、鐵路年鑒工作部、《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社、上海年鑒展示中心等內部機構及各機構的主要負責人,明確2001年的工作要點。
4月16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啟用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公章的通知》:自發文之日起啟用“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公章”,原“中國年鑒研究會”印章同時作廢。
◇版協年鑒研究會辦公室發出《關于〈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社變更地址的通知》,自發文之日起,《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社遷至新址:北京市復興門內大街45號國內貿易年鑒社。
4月20日中央級年鑒工作部召開主任擴大會議。版協年鑒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許進祿、副秘書長周斌,及工作部主任、副主任、副秘書長參加了會議。會議研究中央級年鑒工作部開展工作的指導思想,并確定了2001年做好第二屆中央級年鑒的評獎工作。
4月26日版協年鑒研究會辦公室發出《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關于第八屆年鑒學術年會論文征集和第三屆年鑒學術論著評獎的通知》,決定這兩項活動的組織工作由版協年鑒研究會學術工作委員會負責,論文征集和評獎申報時間從2001年6月1日至7月31日止,并對兩項活動的安排提出了具體要求。8月14日,版協年鑒研究會辦公室對上述兩項活動發出補充通知,學委會決定并經版協年鑒研究會批準,將論文征集和評獎申報的截止日期順延至2001年9月30日,第三屆年鑒學術論著評獎的時限順延至2001年9月。
4月27日中央級年鑒工作部在北京召開在京中央級年鑒會議,由中央級年鑒工作部主任王相欽主持。許進祿出席會議,并傳達版協年鑒研究會第一次代表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會議精神,宣讀中央級年鑒工作部主任、副主任、秘書長等名單。王相欽在會上提出中央級年鑒工作部今后工作的思路與構想。
5月17日經版協年鑒研究會主要領導研究,同意撤銷版協年鑒研究會鐵路年鑒工作部,并予以公布。
5月29日中央級年鑒工作部向各中央級年鑒發出《關于舉辦第二屆中央級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獎活動的通知》。經版協年鑒研究會批準,定于2001年6月開始舉辦第二屆中央級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獎活動,并對評比的有關事項作出說明?!锻ㄖ犯接小兜诙弥醒爰壞觇b編纂出版質量評獎方案》,其中“組織領導”,即成立了由版協年鑒研究會會長許家康任組長的評審領導小組,由許進祿任主任的評獎委員會。
6月26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繼續保留上海年鑒展示中心的通知》,經研究并報中國版協批準,決定繼續保留上海年鑒展示中心。自發文之日起,對外使用“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上海年鑒展示中心”;為版協年鑒研究會直屬機構,負責征集全國年鑒,在妥善保管的基礎上做好展示和交流工作,并開發綜合信息、服務社會;系公益性服務機構;由版協年鑒研究會常務理事陳少能任主任,《浦東年鑒》副主編徐瑤琪兼任副主任。
◇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繼續保留上海年鑒培訓機構的通知》,經研究并報中國版協批準,決定繼續保留上海年鑒培訓機構。自發文之日起,對外使用“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上海培訓中心”;為版協年鑒研究會直屬機構,負責全國年鑒編撰人員培訓工作,并組織相關年鑒事業的服務工作和完成版協年鑒研究會交辦的各項事宜;經濟上實行自負盈虧、自主經營、企業化管理;任命版協年鑒研究會常務理事陳少能任主任,《浦東年鑒》執行主編張建明兼任副主任。
7月16~22日學委會、北京培訓中心在河北北戴河舉辦年鑒首屆高級研討班,共有170多人參加學習。本屆培訓主題是:年鑒的改革與創新。版協年鑒研究會對本屆研討班非常重視,許進祿全程參加指導工作;學委會主任孫關龍作《創新,21世紀中國年鑒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報告,學委會副主任肖東發、北京大學王錦貴教授等專家授課,中國輕工業年鑒、浦東年鑒等四家單位介紹了各自改革、創新的做法和經驗。許進祿作研討班結業小結。
7月17~20日首屆中國年鑒工作(香港)研討會在香港舉行。研討會組織參觀香港書展、中國年鑒推介專題展覽、《香港經濟年鑒》創辦40周年成就展和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專場“香港經濟報告會”(特請廈門大學經濟學教授陳可焜主講),還進行了學術交流。
7月第二屆中央級年鑒評獎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制定評獎實施細則,并明確在評比中應掌握的原則。
8月9日版協年鑒研究會向新聞出版署報刊司報告,經本會常務理事會研究,《年鑒信息與研究》主編由劉菊蘭擔任,原主編李維民不再擔任。
9月24~26日第二屆中央級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獎在農業出版社進行。經年鑒研究會同意,成立了評審領導小組和第二屆中央級年鑒評獎委員會。評審領導小組組長由許家康擔任,副組長有許進祿、陳仁禮、房德勝;評獎委員會主任由許進祿擔任,副主任有王相欽、孫關龍、肖東發;評獎委員會由18人組成。第二屆中央級年鑒評委會按照《評獎方案》規定的原則和步驟,對參評的52家年鑒分小組進行評審。最終評出:特等獎6名,一等獎21名,二等獎20名;單項獎41名,其中,版式裝幀印刷特等獎1名、框架設計優秀獎14名、條目編寫優秀獎13名、版式裝幀優秀獎14名。11月12日,版協年鑒研究會向中國版協報告《關于第二屆中央級年鑒評比情況》。
9月25~27日全國第九屆地縣(市)級年鑒研討會在遼寧海城舉行。會議把“改革創新”作為今后地縣(市)年鑒發展的主題,苘茂安就全國地縣(市)年鑒課題研究作工作報告,代表們就地縣年鑒編纂規則,年鑒如何改革創新、體現地方特色等進行研討。會議商定,第十屆地縣(市)年鑒研討會在寧夏舉辦。
9月為加強年鑒刊號的管理,《年鑒信息與研究》2001年第3期轉載了新聞出版署下發的3個有關通知:《關于嚴格期刊刊號管理問題的通知》、《關于建立違紀違規報刊警告制度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報刊管理的意見》。
10月10~14日版協年鑒研究會學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陜西西安召開。會議由學委會主任孫關龍主持,副會長房德勝出席會議指導,14位學委會委員參加會議。會上,學委會秘書長蘇伯華報告 6~10月進行第三屆全國年鑒學術論著評比情況;審議通過《第三屆全國年鑒學術論著評獎辦法》;依照《辦法》規定,經與會委員的評審,最終評出優秀學術論著41篇(部),其中,優秀著作獎2部,優秀論文一等獎4篇、二等獎15篇、三等獎20篇。同時,評出第八屆學術年會入選論文88篇。
10月11~15日第十一次全國城市年鑒研討會在陜西西安舉行,中國版協向會議發來賀信。許家康在會上作主題報告。與會者圍繞“改革與創新”的主題,以及就充實調整編纂內容、縮短出版周期、拓寬年鑒工作領域等問題進行研討;并認為,會議采用主題報告這種形式是今后改變年鑒會風的好辦法。會議商定,第十二次研討會2002年在??谂e行,第十三次研討會2003年在烏魯木齊召開。
10月19日學委會向版協年鑒研究會遞交《關于審核批準第三屆全國年鑒學術論著評比結果的報告》。版協年鑒研究會批準本屆評獎結果,并同意于11月在溫州召開第八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暨第三屆全國年鑒優秀學術論著頒獎大會。
10月26~29日第六次全國省級年鑒研討會暨華東地區年鑒協作會在福建福州召開。福建省省長習近平、版協年鑒研究會名譽會長尚丁分別向大會發來賀信、賀詞,省辦公廳副主任潘征出席會議講話。會議以“年鑒改革創新”為主題,許家康向大會提交《地方年鑒創新的幾個問題》的論文,房德勝作《關于推進年鑒改革創新的幾個問題》的主題報告。與會者就年鑒工作如何正確認識現狀、進行改革創新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10月30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召開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常務理事擴大會議的通知》。經研究決定,11月22~24日在溫州召開第八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同時舉行版協年鑒研究會常務理事擴大會議。會議主要議程:總結2001年工作,安排2002年工作計劃。
11月22~23日版協年鑒研究會一屆二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在浙江溫州召開,17名常務理事參加。會議由許家康主持,主要議題是:總結改制換屆以來的工作,研究2002年工作計劃。會議就有關問題作出決定:(1)重申會長、副會長的工作分工,明確常務理事聯系工作的分工和工作要求;(2)研究制定會費管理辦法;(3)審定中國年鑒網(互聯網站)的建設方案;(4)研究年鑒發行網絡事宜,確定與有關單位建立松散型代理體系;(5)批準增補8名學術委員和1名特邀委員的名單。
11月22~24日第八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暨第三屆全國年鑒優秀學術論著頒獎大會在浙江溫州舉行。許家康致開幕詞,尚丁、中國版協分別發來賀詞和賀信。學委會秘書長蘇伯華作《關于第三屆全國年鑒學術論著評比和第八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論文評選的說明》。許進祿宣讀第三屆全國年鑒優秀學術論著獲獎名單,并舉行了頒獎儀式。大會上,孫關龍作《思想理論創新是年鑒創新的關鍵》主題報告,《溫州年鑒》主編陳又新介紹該年鑒改革創新的經驗,北京大學教授李國新就年鑒創新問題即席演講。與會代表大會或分組宣讀論文,并就會議主題進行了研討。23日下午,許進祿向大會傳達了一屆二次常務理事會會議精神。
11月27~29日由《中國藥學年鑒》、《南京衛生年鑒》、《武漢衛生年鑒》、《青島衛生年鑒》編輯部共同發起的首次全國醫藥衛生年鑒工作學術研討會在江蘇南京召開。會議邀請陳仁禮和南京年鑒研究會副會長管玉春作學術報告,與會者就衛生、醫藥年鑒在新世紀如何創新及可持續發展等問題進行了研討。會議擬定組成全國部分醫藥衛生年鑒協作網,每1~2年舉辦一次研討會。
11月版協年鑒研究會公布《會費管理辦法》,對會費的收繳、管理、使用、監督作了明確規定。
◇版協年鑒研究會成立新的年鑒校對質量專家評審委員會,孫關龍為主任,劉菊蘭、蘇伯華、肖東發、李國新為副主任,李振水、方厚樞為顧問。評委會決定舉辦第六屆全國年鑒校對質量評比工作。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開展第六屆全國年鑒校對質量評比工作通知》。
◇中國年鑒網測試版開通。
12月5日版協年鑒研究會辦公室發出《關于組建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網絡中心的若干通知》,經常務理事會研究,決定組建年鑒研究會網絡中心。網絡中心是年鑒研究會的內設機構;其任務負責“中國年鑒網”的規劃、組織實施和日常維護,研究年鑒網絡化、電子化的方向及實施,規劃中國年鑒網絡體系等,近期實現中國年鑒界的網上信息發布、各入會年鑒及已上網的年鑒鏈接等;初期運作資金采取研究會撥款與自籌的方式,今后逐步擴大自籌的比例;任命劉三軍為網絡中心主任。
12月12~14日山東省年鑒學會在濟南舉辦第四次全省年鑒評獎活動——“萊鋼杯”獎,共有市、縣(市、區)、部門、企業的40家年鑒參評。最終評出:綜合特等獎12名、一等獎18名、二等獎8名,單項框架設計、條目編寫、印刷裝幀三個獎項。
12月17~19日遼寧省年鑒學會二屆三次會議暨第四次全省優秀論文評選大會在鞍山召開。會議以“地方年鑒的改革、創新”為主題。會上,省年鑒學會會長李平總結全省近年來年鑒工作的情況,省年鑒學會副會長陳洪慶、苘茂安及學會秘書長李虹分別傳達了許家康、房德勝、孫關龍在全國學術年會、城市年鑒和省級年鑒會議上的講話精神。與會者就年鑒如何擴大信息量、進一步與市場經濟接軌等問題進行研討。期間,經省年鑒學會理事會研究,全體與會人員一致同意增補了常務理事;經評委審閱,評出優秀論文一等獎5篇、二等獎8篇。會議商定,二屆四次會議在撫順舉行。
12月18日第二屆中央級年鑒頒獎大會在北京召開。新聞出版總署黨組成員石峰、報刊司副司長李寶中,中國版協常務副主席陳為江等出席會議。王相欽介紹評獎情況,中央級年鑒工作部秘書長梁書生宣讀獲獎名單,出席會議的領導向獲獎單位頒獎。陳為江在講話中對中央級年鑒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石峰代表新聞出版總署向獲獎單位表示祝賀,并對年鑒的工作提出希望。
12月18~19日南京年鑒研究會舉辦的南京地區年鑒業務培訓班在江蘇溧水舉行,邀請管玉春、《江蘇年鑒》主編方亞光等6位專家,就年鑒發展的現狀與展望、年鑒的功能與作用、年鑒的創新與對策等作了專題報告。
本年版協年鑒研究會辦公室制定《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辦公制度》和《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文件管理制度》。
◇《西寧年鑒》(1995~1997年卷)、《寧夏年鑒》相繼創刊。
2002年
1月6日《長江年鑒》創刊十周年暨第七次編纂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堕L江年鑒》編委會主任沈泰作了《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共創〈長江年鑒〉新輝煌》的報告,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黨組書記周保志、水利部辦公廳主任顧浩、國家電力公司電源建設部主任石成梁,許進祿等領導分別講話,對《長江年鑒》創刊10周年表示祝賀。會議對為《長江年鑒》做出突出貢獻者頒發了獲獎證書。
2月1日中國年鑒網正式全面開通為年鑒界服務。這是中國年鑒界的基本信息平臺和門戶網站。該網設9個欄目,負責發布本會所主辦的活動及與年鑒有關的信息;通過中國年鑒網還能鏈接到大部分已經建立的單個年鑒網站和相關信息網站。
2月版協年鑒研究會組織第六屆年鑒校對質量評比工作結束。參評138種年鑒,最終評出:優秀42種、良好12種、合格36種。
4月5日版協年鑒研究會向各年鑒單位發出通知,決定舉辦“2002中國年鑒周”。該年鑒周有四項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式,召開全國年鑒主編座談會,舉辦現代信息技術與年鑒創新論壇,在北京春季書市上舉辦“第二屆全國年鑒展覽會”。4月19日,版協年鑒研究會向各年鑒單位發出緊急通知,決定這次活動改為“年鑒主編座談會暨現代信息技術與年鑒創新論壇”,不使用“2002中國年鑒周”的提法;開幕式改在北京商務會館舉行;“第二屆全國年鑒展覽會”延至今年秋季全國書展期間舉行。
4月8日版協年鑒研究會向各年鑒會員單位發出《關于頒發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會員證”的通知》,給會員單位發放“會員證”,以加強對會籍的規范化管理。
5月1日由版協年鑒研究會1月制定的《會員管理辦法》,經廣泛征求意見后,于即日起實施。該《辦法》明確會員管理的機構和任務,規范了會員入會、退會的程序。
5月11~15日由版協年鑒研究會組織的“2002年鑒主編座談會暨現代信息技術與年鑒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行。主編座談會的主題是:探討年鑒創新之路。中國版協副主席兼秘書長謝明清、常務副秘書長潘國彥蒞會。會上,許家康、潘國彥分別講話;《長江年鑒》等23家年鑒單位的代表發言;來自北京、深圳、武漢、濟南的四家現代信息技術廠商介紹和演示年鑒光盤、網絡新技術,探討了現代信息技術在年鑒行業應用的實例和方向,并與有關年鑒進行了業務洽談。
5月、11月上海培訓中心分別舉辦一期以年鑒編輯與撰稿人為對象的培訓班。
5月21日版協年鑒研究會辦公室報告請示許家康等四位會長:5月4日收到陳少能的來信,要求辭去其上海年鑒展示中心主任、上海年鑒培訓中心主任的職務,免去常務理事。
5月全國年鑒校對質量專家評審委員會開會,由孫關龍主任主持。會議依據新聞出版總署頒布的《圖書質量管理規定》并參照新聞出版總署轉發的《圖書編校質量差錯認定細則》的規定,決定把年鑒校對質量評比改為年鑒編校質量評比,以與全國接軌。
6月7日上海市年鑒學會舉行成立大會。上海市社科聯黨組書記施岳群出席并講話,版協年鑒研究會給大會發了賀信,名譽會長尚丁到會祝賀。上海市方志辦副主任沙似鵬向大會報告上海市年鑒學會的籌備工作,并對學會的主要任務提出建議。大會通過《上海市年鑒學會章程》,選舉產生:會長:沙似鵬,常務副會長:姚金祥,副會長:王垂芳、朱敏彥、朱章海、張建明、徐美華;田驊任秘書長。成立大會后,常務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研究了學會年內的主要工作。
6月18日版協年鑒研究會批準并發布學委會制定的《全國年鑒編校質量評比辦法(試行)》(共設置六章、二十五款)。同日,版協年鑒研究會辦公室發出《關于開展全國年鑒編校質量評比活動的通知》,年鑒研究會決定:自2002年開始開展全國年鑒編校質量評比活動,試行《全國年鑒編校質量評比辦法》。
7月4日中央級年鑒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以“年鑒創新”為主題。
7月11~15日學委會在河北北戴河舉辦第二屆全國年鑒高級研討班暨年鑒編校質量專題培訓班,主題是:強化年鑒編校質量管理,為年鑒創新打好基礎,研究現代信息技術與年鑒創新的關系,促進年鑒創新工作健康發展。許進祿致開幕詞。培訓班上,孫關龍作了《編校質量與年鑒創新》的報告,報告回顧總結了1996年以來的歷屆校對質量評比的情況;詳述了為什么要從校對質量評比轉入編校質量評比,進而較為全面地論述了編校質量是創新的基礎;肖東發、李國新和中國版協校對委員會主任周麒進行了授課,劉三軍介紹了電子版年鑒的現狀、分類及其發展前景。
7月24~26 日云南省年鑒研究會在昆明召開二屆二次常務理事會會議。會議在總結2000年研究會換屆以來工作的基礎上,以“年鑒改革、創新、發展”為主題對年鑒工作進行認真討論,并對2002年下半年和2003年春的工作做了安排:一是調整充實本會的常務理事及秘書處人員;二是確定本會的學術活動;三是對年鑒編輯專業人員進行上崗培訓;四是開展云南省第五屆年鑒系列評獎活動。
8月1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舉辦第一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評比的通知》,決定自2002年起舉辦全國年鑒編校質量評比活動,活動由學委會、《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社共同承辦?!锻ㄖ穼⒌谝粚萌珖觇b編校質量評比活動的時間、成立評委會及有關事項作出具體規定。
8月10~14日全國第七屆省級年鑒研討會在青海西寧舉行,主題是:年鑒創新與西部開發。青海省政府副秘書長張文林代表省政府蒞會祝賀。會上,李國新作《網絡信息資源、現代技術與年鑒創新》的主題報告,《浙江年鑒》等四家年鑒代表作大會發言,交流了學術論文。與會者圍繞年鑒的改革、創新和發展方向,年鑒如何為西部開發服務,東西部年鑒界如何加強交流和協作等方面的議題進行研討。許家康作會議總結,許進祿通報了版協年鑒研究會今年的工作。會議決定2003年第八屆全國省級年鑒研討會在吉林舉辦。
8月16~19日第十屆全國地縣級年鑒研討會在寧夏銀川召開。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馬文學出席會議并講話,許家康就縣級年鑒編輯出版現狀、縣級年鑒生存發展模式選擇、進一步提高年鑒內容質量三方面內容作了專題報告。與會者就“地縣級年鑒工作如何與時俱進、適應新形勢、開創新局面、走年鑒改革創新之路”的主題,展開深入研討。期間,地方年鑒工委會召開會議,決定第十一屆地縣級年鑒研討會在浙江舉行。
8月27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通知,決定啟動中國年鑒數字化、網絡化工程,成立以北京大學教授李國新為組長的“中國年鑒數字化、網絡化工程研究規劃小組”。為執行省級年鑒和主要城市年鑒先行的總體部署,規劃小組第一批成員以省級年鑒和主要城市年鑒為主。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規劃小組向版協年鑒研究會提交了《中國年鑒數字化、網絡化工程實施方案》。
◇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增選本會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的通知》,經請示中國版協同意,決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和本會章程,增選2名副會長、15名常務理事(其中中央級年鑒4名、地方年鑒11名)、24名理事(其中中央級年鑒7名、地方年鑒17名)?!锻ㄖ诽岢?,成立由許家康為組長的增選工作領導小組,增選工作采取通訊方式進行,并對增選的具體事宜作出規定。
◇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通知,經會長碰頭會研究,并征得常務理事同意,決定任命《四川交通年鑒》主編黃麗為本會地方年鑒工作部副主任。
9月9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通知,決定于11月在青島由版協年鑒研究會主辦、青島市史志辦公室承辦“2002全國年鑒展”,并對年鑒展的有關事項作出告示。
9月20~24日由版協年鑒研究會主辦,學委會、安徽年鑒社承辦的第三期年鑒高級研討班暨年鑒編校質量專題培訓班在安徽歙縣舉行。蘇伯華主持開學儀式;孫關龍、周麒、李國新分別就年鑒創新與編校質量、出版物的差錯與編校防范、現代信息技術與年鑒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進行講授;蘇伯華代表主辦方作總結發言。
10月10~25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組織中國年鑒代表團赴歐洲訪問。訪問期間,代表團參觀法蘭克福書展,走訪《德國年鑒》、《法國年鑒》及其他一些歐洲年鑒單位,還參觀了歐洲主要圖書市場。
10月16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公布:一、新增副會長:孫關龍、王守亞,二、新增常務理事王江傳等15名,三、新增理事24名(其中陜西年鑒、甘肅年鑒、西藏年鑒新增理事的人選待補)。
11月6~10日第十二次全國城市年鑒研討會在海南??谡匍_,50個城市年鑒和近20個省級年鑒及??谑杏嘘P單位的代表共140多人參加。??谑形N?、秘書長高錦全,市政府副市長兼秘書長劉慶聲等領導出席會議。會上,陳仁禮作《城市年鑒要走在開拓創新的前列》的主題報告,大連、溫州、烏魯木齊、杭州四家城市年鑒的代表作典型發言,與會者就“與時俱進,創新年鑒”的主題,從各個層次進行深入探討。會議商定,第十三次研討會2003年在烏魯木齊召開。
11月版協年鑒研究會正式組成第一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評比委員會,主任孫關龍,副主任肖東發、李國新、劉菊蘭,顧問李振水、方厚樞。召開了評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由孫關龍主持,制定了《評比辦法實施細則》、《評委會工作規則》、《評比活動時間安排》等文件,抽定了評比檢查的范圍,落實評比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之后,評委會先后召開了四次全體會議。
12月20日紀念《黑龍江年鑒》創刊20周年暨2002年刊首發式在哈爾濱舉行。黑龍江省省委書記徐有芳、省長宋法棠分別為《黑龍江年鑒》創刊20周年題詞,宋法棠還致信祝賀?!逗邶埥觇b》編委會主任譚方之、省社科院黨委書記范洪才等領導出席并講話,《黑龍江年鑒》總編輯房德勝作工作報告。
12月底據統計,中國年鑒網總文字量已達320萬字以上、圖片200余幅,訪問量已達到45萬人次,收到與年鑒相關郵件2000余份,幫助近300位網友購買所需年鑒,等等。
本年《江西年鑒》、《澳門年鑒》創刊。
2003年
1月由常州年鑒社編輯、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常州年鑒·百姓手冊》出版發行。該年鑒手冊是貫徹“讀以致用、服務百姓、便民利民”的編纂宗旨,融“社會性、可讀性、實用性”為一體,也是常州市第一本面向百姓公開出版發行的居家之友、出門之友、辦事之友的讀物。
2月20日第一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評比委員會對參評的192家年鑒組織復查,征求參評單位意見,最終評出:優秀53種、良好35種、合格69種,不合格有35種。
◇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年鑒信息與研究》自2003年起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3月17~20日版協年鑒研究會一屆三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在天津召開,孫關龍副會長等請假。會上,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峻屹在開幕式上致辭。許進祿報告2002年工作,并對2003年的工作提出建議;北大教授李國新就中國年鑒數字化、網絡化建設方案作說明。與會人員就當前年鑒界面臨的主要問題發表了意見。會間,召開會長、副會長碰頭會,研究了大家的意見,對2003年工作做出安排。常務理事擴大會議決定:一、將一年一度的年鑒編校質量評比同五年一度的年鑒綜合質量評比合并,統改為三年一度的全國年鑒編纂出版綜合質量評比。二、調整內設機構,加強年鑒研究會的自身建設,即:①撤銷地方年鑒工作部,組建省級年鑒工作部、城市年鑒工作部、地州區縣年鑒工作部、地方專業年鑒工作部和會員權益維護工作部(版權服務中心);②成立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北京展示中心,做好全國年鑒在北京的展示工作。三是調整會費,新標準是:中央級年鑒、省級年鑒、城市年鑒800元,地州區年鑒600元,地方專業年鑒、縣級年鑒400元。會議還審議原則通過中國年鑒數字化、網絡化工程研究規劃小組提交的《中國年鑒數字化、網絡化工程實施方案》。
4月10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聘任新調內設機構負責人的決定》。經研究,決定聘任《河南年鑒》編輯部主任王中華為省級年鑒工作部主任、廣州年鑒社社長譚惠全為城市年鑒工作部主任、《浦東年鑒》主編張建明為地州區縣年鑒工作部主任、《四川交通年鑒》常務主編黃麗為地方專業年鑒工作部主任,以及上述各工作部的副主任、秘書長的人員,地方專業年鑒工作部秘書長、會員權益維護工作部人選待補。
◇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舉辦活動管理規定》,對以版協年鑒研究會名義舉辦的各種活動,包括以本會名義舉辦,由本會內設機構或會員單位承辦的各類會議、研討班、培訓班、境內外考察等活動的立項辦法、指導思想、報批內容、報批程序、基本要求等都作了規定。
◇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3月20日由版協年鑒研究會一屆三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通過的《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關于實施中國年鑒數字化、網絡化工程的決定》:自2003年正式啟動中國年鑒數字化、網絡化工程。并對該工程的組織者、參加者,工程的最終目標和工程建設的步驟等作出明確規定。
◇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征集第九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論文的通知》,決定本年11月在宜昌召開第九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其主題是:學習貫徹中共十六大精神,在年鑒創新發展中貫徹“三個代表”思想,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并對征集論文的內容等具體事項提出要求。9月3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征集第九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論文的補充通知》,對年會論文征集的有關事項又作出補充通知。
◇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向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北京展示中心贈送年鑒樣品的通知》。版協年鑒研究會一次三屆常務理事擴大會議決定成立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北京展示中心,任命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副館長楊長虹為北京展示中心主任。北京展示中心由版協年鑒研究會主辦,《中國民族年鑒》和中國年鑒網絡中心承辦;其主要任務是:收集并常年展示我國出版的各種年鑒,供年鑒界同仁及年鑒讀者研究和閱讀,同時創造條件逐漸將其發展成集年鑒展覽、銷售、信息交流、學術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基地。該展示中心設在民族文化宮內。
4月16日版協年鑒研究會向中國版協并新聞出版總署音像司報告,申請創建中國電子版年鑒出版社或出版中心,統一負責年鑒類的電子出版物版號的申請和制作工作。
5月20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填報〈各?。ㄊ?、區)年鑒基本情況調查匯總〉的通知》。根據一屆三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的決定,對全國年鑒編纂出版現狀進行一次全面調查和研究,要求各?。ㄊ?、區)的年鑒協會、研究會或省級綜合年鑒單位,負責組織填報和評估該?。ㄊ?、區)的年鑒情況,并于7月15日前匯總報版協年鑒研究會。
6月4日《柳州年鑒》召開創刊十周年座談會暨表彰會,25人成為柳州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授予的《柳州年鑒》十年貢獻獎的獲獎者,并在會上頒發證書、獎牌、獎金。許家康為《柳州年鑒》創刊十周年撰寫專文。與此同時,《〈柳州年鑒〉十年紀事》出版。
7月8日北京年鑒社、北京地方志學會和版協年鑒研究會聯合召開北京市年鑒工作座談會,北京市以年鑒的名義召開全市性會議尚屬首次。北京市方志辦、方志學會、版協年鑒研究會負責人出席并講話。會上,北京年鑒社社長楊紹澄簡介當前全國和北京市年鑒發展情況及召開本次會議的目的,北京檢察年鑒、東城年鑒、北京鐵路局年鑒等單位交流工作經驗,探討了有關問題。會議提出,為加強北京市年鑒的研究和管理,擬建立一個年鑒專業委員會。
7月28日《張家港年鑒》(2003)出版。該年鑒在前兩年開展印后懸賞捉差錯活動的基礎上,在2003卷付印前又推出新舉措——印前捉差錯。這次印前捉差錯活動的參與者對年鑒稿件逐篇審核、逐句推敲,共糾正錯字、多字、漏字及數據錯誤等硬傷18處、不規范58處,有效提升了本年鑒的編校質量。
8月11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調整學術委員會部分人員的通知》,經研究決定:免去杜煥生、程金華學委會副主任職務,任命蘇伯華、曲宗生為學委會副主任;免去蘇伯華學委會秘書長職務,任命楊長虹為學委會秘書長。
8月11~14日學委會和《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社在河北北戴河聯合舉辦第四期全國年鑒高級研討班暨年鑒編校質量研討班。中國版協校對委員會主任周麒、版協年鑒研究會副會長孫關龍及李國新教授分別為學員授課,許進祿、周斌和馬惠平與會指導并參加了研討班的開學儀式。
8月19~21日河南省年鑒協會首屆年會暨理論研討會在鶴煤(集團)召開。河南省副省長王菊梅向會議發了賀詞,省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許還平、省年鑒協會會長王之勤等出席。會議主題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研討年鑒理論和發展方向,把河南省年鑒事業進一步推向前進。會上,省級年鑒工作部主任王中華作《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我省的年鑒事業進一步向前推進》的工作報告,李國新就“年鑒與年鑒編撰創新”作專題講座,鶴煤(集團)年鑒、鶴壁年鑒等5個單位作典型發言。與會者圍繞“質量和創新”進行研討。會議還改選、增補了省年鑒協會顧問、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常務理事及理事。
8月25~29日第十三次全國城市年鑒研討會在新疆烏魯木齊召開。烏魯木齊市委副書記陳水琴、市委秘書長黃公毅、自治區地方志編委會副主任武星斗、版協年鑒研究會副會長孫關龍和陳仁禮等出席會議。尚丁向會議發了賀信。會議以“改革創新”為主題,陳仁禮作《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實現創新》的主題報告,上海年鑒、廣州年鑒等代表介紹經驗。與會者交流了各自年鑒編纂出版過程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問題與困難。會議商定:第十四次研討會在香港舉行。
8月《年鑒信息與研究》從2003年第4期起,試辦“匡文正字”專欄,并特邀中國版協校對委員會主任周麒擔任本欄顧問。
10月21~24日首屆全國地方專業(行業、企業)年鑒學術研討會在四川成都舉行。四川省省長張中偉為大會發了賀信,省政府常務副秘書長王東洲、省地方志編委會常務副主任秦安祿、省交通廳黨組成員代宗明等領導出席并講話。會議主題是:研究地方專業(行業、企業)年鑒如何在新形勢下改革創新、激活運作機制、辦出自身特色,更好地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會上,許家康作《提高專業年鑒編纂質量的幾點設想》的主題報告,王相欽就中央級專業年鑒的編纂思路、基本理念、具體做法、提高質量等方面交流經驗,地方專業年鑒工作部主任、《四川交通年鑒》常務主編黃麗作專題發言,中國藥學年鑒、浙江年鑒等單位介紹經驗。與會者就地方專業年鑒的編纂理念、運作機制、經營策略等進行深入探討。許進祿作大會總結講話。會議商定,第二屆研討會在昆明召開。
11月6~8日第十一次華東地區年鑒協作會在安徽合肥舉行。安徽省政府辦公廳主任梁熱出席會議并講話。版協年鑒研究會顧問陳汝鼎宣讀版協年鑒研究會及尚丁發來的賀信和賀詞。會議以“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年鑒編纂工作”為主題,城市年鑒工作部主任譚惠全應邀作大會發言,華東地區的省市級年鑒負責人作大會交流,綜合年鑒和專業年鑒分組研討。會議還對采用信息技術實現年鑒編纂工作的現代化、利用網絡拓展年鑒的服務功能和社會影響等議題進行交流探討。
11月11日版協年鑒研究會一屆四次常務理事會會議在湖北宜昌召開,主要議題是:討論通過2004年中央級年鑒和地方年鑒綜合獎評比方案,研究決定其他有關事宜。會議由許家康主持,聽取許進祿對前10個月工作的小結,并以總結2003年工作、安排2004年工作為題著重討論有關事項:一、同北大方正合作建設數據庫,二、與中國出版年鑒社合作籌建“中國年鑒出版社”,三、審定全國年鑒綜合質量評比的新評獎方案。會議對2004年工作做出初步安排,并作出相關決議:一、聘請《中國儒學年鑒》總編徐誠、《中國出版年鑒》執行主編周興俊為本會顧問;二、任命《云南經濟年鑒》編輯部主任許太琴、《山西經濟年鑒》編輯部主任楊漢城、《上海文化年鑒》編輯部主任沈美新為本會地方專業年鑒工作部副主任,北京地區和東北地區各增加一位副主任,待補定;三、審議并原則通過全國年鑒綜合質量評比新評獎方案,決定同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設“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工程。
11月11~14日第九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在湖北宜昌舉行。湖北省方志辦主任杜端三、宜昌市副市長焦紅出席會議并致辭,房德勝主持開幕式并宣讀尚丁的賀信,許進祿致開幕詞,中國版協副秘書長周興俊宣讀中國版協的賀詞。孫關龍作《加強改革創新力度,開創中國年鑒事業持續發展的新局面》的主題報告。與會者就年鑒發展、創新等理論問題分組探討交流。在閉幕會上,許家康講話,對“年鑒創新必須解放思想”提出四條意見。學委會副主任蘇伯華作年會總結。本屆年會入選論文134篇,經常務理事會同意,《年鑒信息與研究》刊載入選論文目錄。
11月30日版協年鑒研究會與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簽約,“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工程正式啟動。
12月11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建設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的通知》,對建設數據庫的意義、目標、步驟、合作模式、利益分配等均有詳細的意見。
12月12日中央級年鑒工作部在北京召開中央級年鑒工作會議,主要議題是:商議中央級年鑒實施年鑒網絡化工程的意見,開展2004年中央級年鑒綜合質量評獎工作的安排。許進祿傳達了版協年鑒研究會一屆四次常務理事會會議精神。
12月15~18日“出版改革與中國年鑒”研討會暨中南、西南地區年鑒協作會在廣西柳州召開。柳州市委副書記胡錦朝、版協年鑒研究會顧問周興俊向大會致辭。會議以“出版改革與中國年鑒”為主題,采用大會發言與小組交流的方式進行。河南、四川、武漢、溫州、哈爾濱、柳州等年鑒的代表作大會發言,許家康就“第三屆全國地方年鑒評獎”的有關問題講話,版協年鑒研究會顧問徐誠講話;與會者圍繞主題及年鑒創新、年鑒評獎等分組研討。城市年鑒工作部主任譚惠全作會議總結。
12月26日《蘇州年鑒》編纂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暨慶?!短K州年鑒》編輯出版20周年座談會。蘇州市政府領導黃炳福、徐國強、朱永新、陳仁禮出席會議。市委副書記、《蘇州年鑒》編委會主任黃炳福講話,對該年鑒的編纂工作提出要求和希望。會議聽取各位編委的意見和建議,著重研究了《蘇州年鑒》的發展創新大計。
12月由李維民、肖東發擔任主編的《中國年鑒概覽》,由華藝出版社出版。本書分上編、下編兩冊,上編介紹1909年我國出版第一本中文年鑒,到1949年我國出版的各種年鑒207種;下編收入1950年至2003年我國出版的各種年鑒共2280種。
2004年
1月12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中央級年鑒工作部人員調整的通知》,經研究同意,對中央級年鑒工作部的副主任、副秘書長人員進行調整。
3月16日由中國版協、中國高校文獻保障系統管理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版協年鑒研究會等主辦,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第二屆eBook產業年會暨年鑒數字化研討會在浙江杭州召開。來自全國出版社、圖書館、年鑒單位等共700多人參加。與會年鑒代表參加年鑒數字化專題研討會,北大方正產品經理向與會代表展示了由版協年鑒研究會、北大方正與入庫年鑒編纂單位合作開發的“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第一期產品,與會年鑒代表對數據庫及數據庫所采用的方正數字版權保護技術、數字圖書館平臺的人性化設計等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就年鑒數字化、網絡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及發展途徑展開了研討。
3月17~31日由版協年鑒研究會組織的年鑒考察團赴法國,參觀了巴黎國際書展,與歐洲出版界進行交流,介紹我國年鑒出版情況,并考察了歐洲主要圖書市場。
4月16~18日第三屆中央級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獎活動在農業出版社進行。由許進祿任評委會主任;由王相欽、梁書升、焦黎鷹任副主任;由周興俊、方厚樞、李振水、李今山、楊紹澄任顧問。本屆評獎活動按照評比規則,公開、公平、公正地進行,最終評出中國年鑒獎中央級年鑒27種,中國年鑒獎提名獎中央級年鑒22種。評比結果促進了中央級年鑒的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提高了年鑒的編纂出版質量。
4月20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認真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通知》,要求全體年鑒會員單位要認真組織學習有關文件,開展自我教育,要借“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東風,進一步推動年鑒界的改革創新。
6月8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通知,決定舉辦第四屆全國年鑒學術論著評獎活動,并對評獎活動的具體事項作出告示。
6月18日新聞出版總署作出批復,同意中國版協舉辦第三屆全國年鑒質量評獎活動,并由版協年鑒研究會具體承辦;同意版協年鑒研究會提出的評獎指導思想和評獎辦法,要求版協和版協年鑒研究會認真組織好此次評獎活動。根據新聞出版總署同意的評獎辦法,版協年鑒研究會制定出本屆評獎的參評范圍、評比獎項、評獎系列等細則。本屆評獎領導小組由新聞出版總署、中國出版協會和版協年鑒研究會領導共同組成,評審委員會由新聞出版總署有關人員、年鑒界專家學者、版協年鑒研究會領導及各工作部負責人組成。
6月30日~7月5日第五期年鑒高級研討班在山東威海舉行,年鑒單位的主編、社長、編輯部主任(含其副職),以及編輯與撰稿人員參加培訓。孫關龍、李國新、周麒等專家就出版改革、年鑒創新、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和編校質量等專題進行講授,學員分組進行探討。
7月15日經過半年多的組織協調、收集整理,“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項目一期工程基本完成。版協年鑒研究會發文,決定表彰143家一期入庫的年鑒對該項目的支持,授予“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核心年鑒”稱號。143家年鑒含中央級42家、省級綜合24家、城市50家、區縣級12家、地方專業15家。
7月16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通知,經會長們研究決定:聘任《浦東年鑒》的張建堂為版協年鑒研究會上海培訓中心主任、張建民為版協年鑒研究會上海展示中心主任。
8月2日版協年鑒研究會一屆五次常務理事會會議在吉林長春舉行。許家康主持會議并作會議總結。會議主要議題:一是許進祿通報版協年鑒研究會2004年上半年的主要工作,二是重點討論換屆、評獎、雜志三項議題。會議決定:1關于換屆問題。按照《中國版協工作委員會換屆改選辦法》,版協年鑒研究會服從版協的統一部署,由原定五年一屆改為四年一屆。鑒于2004年的工作較多,換屆工作推遲至2005年上半年進行;2004年先成立換屆領導小組(由正副會長和顧問組成),年底做換屆準備,2005年上半年公推理事、常務理事和領導班子候選人。初步議定,新一屆的理事、常務理事應適當增加。會議還決定推薦許家康、許進祿為中國版協的理事人選。2關于評獎問題。本屆評獎定為“中國年鑒獎”,由中國版協主辦并頒獎,版協年鑒研究會具體承辦。會議議定了評比、頒獎地點和協辦單位,預定2004年11月底至12月初完成地方年鑒評比工作。
8月3~4日第八次全國省級年鑒研討會暨“三北”地區年鑒協作會在吉林長春召開。其主題是: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與地方綜合年鑒的改革創新。吉林省副省長李錦斌、省地方志編委會副主任劉淑坤等出席大會,李錦斌致辭,陳仁禮宣讀尚丁的賀信,許家康作《年鑒編纂必須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主題報告。與會者結合主題,分組交流年鑒工作的新經驗,探討省級年鑒從整體上如何跟上時代的要求;許多代表圍繞年鑒創新、理順關系、走向市場、辦出地方特色等議題作大會發言。
8月15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全國年鑒評獎的通知》。根據新聞出版總署《關于同意舉辦第三屆全國年鑒質量評獎活動的批復》,由中國版協主辦的全國年鑒評獎將于2004年11月在廣西舉行,望各年鑒會員單位踴躍申請參評?!锻ㄖ穼υu獎范圍、參評版本、申報時間、參評費用、獎項及獎勵辦法等作出具體要求。
8月27~31日第十四次全國城市年鑒研討會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并在香港大學進行研討。本次研討會在版協年鑒研究會、國務院港澳辦公室聯絡司、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體部大力支持下,來自內地26個?。ㄊ?、區),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近百個大中城市年鑒的150多人參會。開幕式上,經濟導報社社長劉大慶致歡迎辭,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體部部長張延軍、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署理常任秘書長陳甘美華擔任主持嘉賓。會議主題是:新時期城市年鑒如何進一步實現內容與形式的創新,推動出版管理、經營管理的改革,提高年鑒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年鑒事業的繁榮發展。許進祿和城市年鑒工作部副主任王浩分別主持會議,譚惠全作《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年鑒的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報告,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副處長譚羅南華介紹《香港》年報自戰后創刊至今的發展歷史和編輯經驗,香港大學圖書館館長Dr Anthony W.Ferguson從學者角度分析了中國年鑒的現狀及發展,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公共圖書館總館長脫新范也介紹了圖書館中年鑒的收藏和使用情況。會議商定,2005年的研討會將在哈爾濱舉行。
9月14~16日首屆全國企業年鑒研討會在上海舉行。會議分別由版協年鑒研究會副秘書長周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年鑒》編輯部主任蔣琦主持。其主題是:企業年鑒與企業發展。大會收到交流材料12篇,8位代表進行大會交流,與會者探討企業年鑒發展現狀與創新經驗。會議建議成立“版協年鑒研究會企業年鑒工作部”,并就有關籌備事宜進行討論協商。會議商定,今后每年舉辦一次企業年鑒研討會,建議2005年企業年鑒研討會暨企業年鑒工作部成立大會在烏魯木齊舉行。
10月8~22日由版協年鑒研究會組織并以房德勝任團長的中國年鑒代表團訪問歐洲,參加法蘭克福圖書博覽會,與歐洲年鑒同行進行交流。
10月10~12日全國氣象史志鑒工作研討會在甘肅蘭州舉行。會議充分肯定我國氣象史志鑒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總結我國氣象史志鑒工作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取得的基本經驗,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氣象史志鑒工作的任務。
10月15~18日紀念《中國工會年鑒》創刊10周年暨2005年卷工作會議在河南鄭州召開。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李志斌出席并講話?!吨袊觇b》主編、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主任何士坤作了《承載歷史、奉獻精品》的報告。會議回顧總結本年鑒創刊10年來的工作和經驗,部署2005年卷的工作。該年鑒出版了1995~2004年全文數據庫檢索光盤。
10月25日正值中國—東盟博覽會即將開幕之際,廣西東南亞研究會、廣西年鑒社、廣西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聯合主辦的《中國—東盟年鑒》創刊,填補了我國國際區域性年鑒出版的空白,服務于中國—東盟博覽會。其首發式在南寧舉行,是一部著重收載中國和東盟各國的基本資料及區域內各方面重要信息的國際綜合性年鑒。
10月26~29日全國第二屆地方專業(行業、企業)年鑒研討會在云南昆明舉行。其主題是:如何樹立科學發展觀,激活年鑒運作機制,促進年鑒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何宣,黃麗分別主持會議。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吳光范出席開幕式并講話,許家康、周興俊、版協年鑒研究會顧問徐誠、云南省年鑒研究會會長祝培禮等出席并講話,黃麗,地方專業年鑒工作部副主任沈美新、許太琴先后發言。會議收到交流材料11篇,與會的40余家年鑒就年鑒組稿、編校質量、隊伍建設、理論研究等交流探討。在閉幕式上,許家康重點就年鑒品種結構調整和年鑒評獎工作講話。
11月6~20日版協年鑒研究會與新聞出版總署培訓中心合作,在北京舉辦中央級年鑒主編崗位培訓班。在京有關中央單位年鑒的主編或編輯部負責人20余人參加了培訓。培訓期間,新聞期刊出版的負責人,有關專家、學者就我國期刊文化體制改革情況,期刊管理法律、法規,期刊管理制度,著作權法,提高出版物的編校質量等專題進行了講授。參加培訓的年鑒單位圍繞年鑒的編寫、管理、改革、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座談交流。
11月23~30日第三屆全國年鑒質量評獎領導小組及地方年鑒評委會全體會議在廣西北海舉行。本屆評比活動成立了以中國版協常務副主席陳為江、新聞出版總署圖書司副司長李寶中任組長,許家康任副組長的評獎領導小組,下設中央級年鑒評委會和地方年鑒評委會。期間,對本屆全國年鑒質量評獎及地方參評年鑒進行了評審。
11月25~26日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在廣東東莞召開中國城市年鑒第21次年會。會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城市年鑒》主編厲有為回顧中國城市改革開放20年的歷程,總結了《中國城市年鑒》創刊20年所取得的主要成績和經驗;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兼中國城市年鑒社社長曠建偉做工作報告;著名經濟學家、《中國城市年鑒》名譽主編劉國光和著名城市問題專家朱鐵臻分別作了專題學術報告。期間,與會者分組討論,對《中國城市年鑒》2005年卷的“編寫提要”提出了修改意見。
本年“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工程已初具規模,全國入庫年鑒180家,共520卷。同時,已顯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自建庫至本年末累計銷售額達50萬元,所有入庫年鑒均有一定收益。
2005年
1月13日中央級年鑒工作部在北京召開中央級年鑒2004工作年會,新聞出版總署和中國版協領導蒞會。會議通報2004年版協年鑒研究會和中央級工作部的工作,交流全國年鑒界情況;中國版協領導宣布中央級年鑒獲得“第三屆中國年鑒獎”的名單,并頒獎。
1月19日《中國機械工業年鑒》編輯部在北京召開了2005年新春茶話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版協年鑒研究會、中國國際貿促會機械行業分會等單位的近40位領導出席會議?!吨袊鴻C械工業年鑒》從1984年創刊之初的一本年鑒,到今已出版了包含9個分機械行業年鑒的中國機械工業年鑒系列圖書。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秘書長于清笈對《中國機械工業年鑒》20年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肯定,并提出希望;許進祿祝賀該年鑒20年取得的成績。
1月26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在北京召開《中國輕工業年鑒》創刊20周年慶賀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中國輕工業年鑒》編委會主任陳士能等領導蒞會,該年鑒第一任編委會主任楊波等題詞祝賀,版協年鑒研究會副會長許進祿、孫關龍等有關各界人士到會祝賀。會上,陳士能講話,中輕副會長、編委會副主任楊志海對今后繼續做好該年鑒工作提出要求,中國版協副秘書長周興俊代表版協主席于友先向會議致賀詞,許進祿代表版協年鑒研究會和許家康致辭祝賀;中輕聯對“支持《中國輕工業年鑒》工作貢獻突出單位”和“《中國輕工業年鑒》優秀工作者”給予了表彰。
2月25日《廣西年鑒》編纂委員會在南寧舉行慶?!稄V西年鑒》創刊20周年座談會。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郭聲琨蒞會并講話,《廣西年鑒》原主編謝文雄、現任主編許家康分別就本年鑒的發展歷程、取得的經驗和努力方向作了講話,該年鑒的作者、編輯代表也在會上發言。
3月1日新聞出版總署以第26號令頒布的《圖書質量管理規定》即日起施行?!秷D書編校質量差錯率計算方法》也于同日起施行。
3月29~30日經中國版協同意,第三屆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獎暨第四屆全國年鑒學術論著評比頒獎大會在浙江溫州隆重舉行。中國版協常務副主席陳為江,許家康和各位評委,以及獲獎單位的代表等250多人出席。溫州市政府秘書長李金壽、浙江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楊金榮蒞會指導,并講話。大會由許進祿主持。陳為江代表中國版協及其主席于友先向頒獎大會、獲獎單位和全國年鑒界朋友表示祝賀,認為今天有214(215?)種年鑒和38篇論文獲獎,在中國年鑒史上尚屬首次,對于版協年鑒研究會成立以來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許家康總結第三屆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獎活動情況,并概述5年來中國年鑒界所取得的巨大進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第三屆全國年鑒質量評獎共評出中國年鑒獎109名、中國年鑒提名獎105(106?)名,還評出框架設計、條目編寫、裝幀設計等單項獎共546項;在中國年鑒獎(綜合獎的特等獎、一等獎)中:中央級年鑒26名、省級年鑒17名、城市年鑒33名、地州縣區年鑒20名、地方專業年鑒13名。許進祿對第四屆全國年鑒學術論著評比情況作了說明,本屆共評出38篇獲獎論文,其中特等獎5篇、一等獎15篇、二等獎18篇;上?!秾毶侥觇b》副主編胡新力、《上??萍寄觇b》編輯部主任張芝慧等代表,就進一步做好年鑒的市場、信息收集等工作發言。在大會各位領導講話之后,即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
4月5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征集第十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論文的通知》,決定于2005年10月在江蘇蘇州召開第十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锻ㄖ穼δ陼撐恼骷膬热莸扔嘘P事項作出具體要求。
5月版協年鑒研究會印發《關于修改〈會費管理辦法〉的報告》,對2001年11月公布的《會費管理辦法》一些條款作了修改。
6月20日鑒于有關部門在期刊年檢時多次指出:版協年鑒研究會不是法人不能辦刊,要求《年鑒信息與研究》變更刊物的主辦單位一事,版協年鑒研究會向中國版協遞交《關于變更〈年鑒信息與研究〉主辦單位的報告》,建議主辦單位由版協年鑒研究會變更為中國版協,版協年鑒研究會仍為刊物的承辦單位,《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社仍為刊物的編輯、出版、發行單位。
8月9~12日第六期年鑒編校質量專題研討班在河北北戴河舉辦,著重就新聞出版總署新頒布的《圖書質量管理規定》和《圖書編校質量差錯率計算方法》及中國版協發布的《圖書校對工作流程》進行講解和討論。研討班上,中國版協校對委員會主任周麒解讀《圖書質量管理規定》、《圖書校對工作流程》文件,李行健教授講授《編輯出版要把好語言文字規范關》,孫關龍作了《從年鑒評獎看年鑒創新和編校質量》的報告。
8月21日版協年鑒研究會下發《關于組建企業年鑒工作部的決定》。經研究決定,成立版協年鑒研究會企業年鑒工作部,為版協年鑒研究會的內設機構。企業年鑒工作部的成員,采取由企業年鑒編纂工作者推薦、版協年鑒研究會聘任的辦法產生。根據第一次企業年鑒研討會的推薦,聘任劉賢福(《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年鑒》編輯部主任)為主任,李厚江(烏魯木齊鐵路局檔案史志室主任)、陳忠(《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年鑒》執行副主編)、唐富華(《江蘇油田年鑒》編輯部主任)、徐憲民(《上海寶鋼年鑒》編輯部主任)、蔣琦(《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年鑒》編輯部主任)為副主任,蔣琦兼秘書長。
8月21~26日第二屆企業年鑒研討會暨企業年鑒工作部成立大會在烏魯木齊鐵路局舉行。許進祿致辭,并宣讀了版協年鑒研究會《關于組建企業年鑒工作部的決定》。中國石化出版社社長王子康作為被聘單位領導的代表在會上講話,企業年鑒工作部副主任兼秘書長蔣琦代表工作部向大會報告下一步的工作規劃和當前準備開展的幾項工作。在新成立的企業年鑒工作部的組織下,會議進行了論文的研討活動。
9月14~16日第十五次全國城市年鑒研討會在黑龍江哈爾濱召開。哈爾濱市委副書記史文清出席會議并致辭。會上,周興俊代表中國版協講話,陳仁禮宣讀許家康對大會的賀信并致辭,《大連年鑒》編輯部主任孫穎、哈爾濱年鑒社社長鮑海春就如何提高年鑒編纂水平和發展創新等作專題發言。與會者圍繞年鑒的進一步創新和持續發展進行了分組研討。會議商定,第十六次研討會委托武漢年鑒社承辦。
10月18~21日第十三屆華東地區年鑒研討會在山東濟南召開。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何建平出席會議,并代表分管副省長張昭福致辭,省史志辦公室主任、山東年鑒社社長劉秋增作大會發言。會議采用大會發言和小組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圍繞“全面提升年鑒質量”、“突出地方綜合年鑒特色”等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會議商定,第十四屆研討會由無錫市史志辦承辦。
11月8~11日版協年鑒研究會在江蘇蘇州召開年鑒研究會二十周年慶典暨第十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蘇州市委副書記徐國強、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蔡金良等領導出席大會并致辭祝賀。大會由版協年鑒研究會副會長許進祿、王守亞和顧問陳仁禮分別主持。會議宣讀中國版協的賀信和尚丁的賀詞;為年鑒事業做出貢獻的老同志代表和會員單位代表作大會發言,贊揚年鑒研究會成立20年來所做出的貢獻;許家康以《研究會是會員的共同事業》為題作主旨講話。本屆學術年會的主題是“年鑒的深度創新發展”,入選論文88篇;孫關龍作《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我國年鑒的創新事業》的主題報告,12位代表在大會宣讀論文,與會者圍繞主題報告分組進行研討;蘇伯華就本屆年會情況進行小結并對今后工作作出說明。許進祿向大會傳達了版協年鑒研究會一屆六次常務理事會會議的精神和作出的決議。
11月9日版協年鑒研究會在江蘇蘇州召開一屆六次常務理事會會議。由許家康主持,會議主要討論版協年鑒研究會換屆改選問題。經討論決定,按照本會章程和中國版協的有關規定,于2006年4月中下旬在北京進行版協年鑒研究會領導機構的換屆改選。會議就有關問題作出決議:1由會長、副會長和顧問組成換屆改選領導小組,許家康任組長,許進祿、周興俊任副組長;2以版協年鑒研究會辦公室現有人員為主組成換屆改選領導小組辦公室,由許進祿主持工作;3適當增加新一屆理事和常務理事名額,理事由目前的86名擴大到161名,常務理事由目前的35名增加到53名;4采取通訊選舉的辦法,得票數排前161名者即當選為新的理事單位。在當選的理事單位正式確定后公推理事,同時由各工作部推薦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的候選人名單上報領導小組。領導小組進行綜合平衡擬定候選人名單,上報中國版協審批后,提交理事大會選舉產生常務理事和會長、副會長。會議還研究決定了其他事項:1采取版協年鑒研究會與高等院校合作方式開展年鑒學研究,構建年鑒學的學科體系;2自2005年起恢復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3進一步加強年鑒的網絡化、數字化建設。
◇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聘任網絡中心負責人的通知》。一屆六次常務理事會研究決定:改組版協年鑒研究會網絡中心,改革、充實中國年鑒網;特聘趙海濤為版協年鑒研究會網絡中心主任,張自強、趙軍科為副主任,張自強為中國年鑒網執行主任。
11月15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加強年鑒界網絡化、數字化建設的通知》,對改革、充實中國年鑒網,鞏固、充實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建立數字化、網絡化工作協調聯絡網等方面提出意見,并決定改組版協年鑒研究會網絡中心,與北京金報興圖信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對中國年鑒網進行全面改版;由版協年鑒研究會網絡中心負責組織“年鑒創新與現代信息技術論壇”年會,每年舉辦一次。
11月21日版協年鑒研究會批準發出學委會擬訂的《關于印發〈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辦法〉和開展第二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活動的通知》。經一屆六次常務理事會討論,決定2005年起恢復每年舉辦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活動,由學術委員會和《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社共同承辦,組成第二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委員會負責本屆活動的組織、評審工作。委員會主任孫關龍、副主任肖東發、劉菊蘭、馬惠平、蘇伯華,顧問李振水、方厚樞?!度珖觇b編校質量檢查評比辦法》共設七章、二十七條,對組織機構、檢查評比內容、差錯認定標準和質量等級、程序、檢查評比結果、經費等作了具體規定。
12月6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換屆改選的通知》。根據一屆六次常務理事會的決定,對版協年鑒研究會進行第二屆理事會選舉,啟動換屆改選工作;要求各會員單位根據《通知》的要求做好換屆工作。
◇版協年鑒研究會印發《關于推薦年鑒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候選人的通知》,對新一屆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的參考條件,推薦名額都作出具體規定;要求各工作部醞釀、推薦第二屆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的候選人,務必于2006年1月15日前將推薦表提交換屆改選籌備小組酌定。
本年為紀念《年鑒信息與研究》創刊十周年,第4期設立“創刊十周年特輯”專欄,共刊載房德勝《回顧與祝愿》、王守亞《“十年”感言》等8篇專文;制作了《年鑒信息與研究》(1995-2004)全文數據庫,收錄了10年內本刊所有內容,共計450萬文字,圖片(含廣告)1000多幅。
2006年
1月6日中央級年鑒工作部在北京舉行新春聯誼會。中國版協常務副主席陳為江出席并講話。會上,王相欽致辭,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的人員介紹中國年鑒資源數據庫的建設情況,許進祿簡介2005年版協年鑒研究會的主要工作和2006年的工作設想。
2月20日版協年鑒研究會換屆改選籌備小組辦公室向各位籌備小組成員發文,通報版協年鑒研究會下屬8個工作部醞釀推薦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單位的情況匯總結果。
◇版協年鑒研究會辦公室轉發2月10日該會上海年鑒展示中心草擬的《關于征集展示年鑒的通知》?!锻ㄖ分赋?,為展示中國年鑒事業的蓬勃發展,擬定4月18日起舉辦全國最新年鑒展覽(長期),并在觸摸屏中輸入所展年鑒的相關資料,請各年鑒社饋贈新出版的年鑒(含光盤)。
2月版協年鑒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換屆改選工作全面啟動。著手組織會員單位公推理事會的計票工作;組織各工作部對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候選人的推薦工作,并提出候選人的建議名單上報籌備小組;籌備小組待上報中國版協審批后,再作為籌備小組正式推薦的候選人名單提交第二屆理事會全體會議進行選舉。同時,進行版協年鑒研究會章程修改和工作報告的起草工作;報告初稿上報中國版協后,再提交第二屆理事會大會(或代表大會)審議和通過。
3月9日第二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委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由第二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委會主任孫關龍主持,他介紹版協年鑒研究會決定恢復全國年鑒編校質量評比的過程,提出本屆評比活動的基本原則和注意事項。許進祿代表版協年鑒研究會宣布批準評委會成立。評委會副主任蘇伯華匯報籌備情況。會議制定了《第二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辦法實施細則》、《評委會工作規則》和《第二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活動時間安排》;確定本屆檢查評比工作的方針,統一思想,抽定檢查的頁碼,對評比的各項工作做了部署。
3月10日版協年鑒研究會向中國版協上報《關于報送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第二屆會長、副會長候選人的報告》,會長候選人:許家康,副會長候選人:許進祿、孫關龍、王守亞、武星斗、王佩平、王相欽。
3月20~23日第九次全國省級年鑒研討會暨西南中南地區年鑒協作會在云南昆明召開。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吳光范,省政府秘書長黃毅、副秘書長羅杰等領導出席會議。許家康、王中華分別主持會議。黃毅致辭,吳光范、羅杰分別就年鑒發展的重點和年鑒文化產業的重要性發表講話,王守亞作了《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辦好地方綜合性年鑒》的主題報告,許家康發表《年鑒創新和文化機制改革》的講話。與會者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交流探討。房德勝作會議總結。
3月27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公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選舉結果的通知》。經版協年鑒研究會換屆籌備小組審定,公布當選為版協年鑒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的161個單位的名單,其中,中央級年鑒53個,地方年鑒108個。
◇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請推薦理事人選的通知》,請新當選的理事單位確定出任理事的人選。
4月11日第二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委會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總結自查和評委初查工作,分組審議參評年鑒自查和評委初查結果,形成評委會初步意見。會后將初評情況函告參評年鑒單位,征詢意見。
5月10日第二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委會召開第三次全體會議,孫關龍主任主持會議。會議對參評單位的申辯意見進行研究處理,確定了所有參評年鑒的編校質量等級、獎次,決定上報版協年鑒研究會核準公示。經版協年鑒研究會批準,決定公示評比結果。公示期滿后,版協年鑒研究會確認并公布了評比結果:特等獎21種、一等獎41種、二等獎21種、三等獎26種,為獲獎單位頒發了證書。
5月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數據庫建設座談會。
7月19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成立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廣州展示中心的通知》,決定成立版協年鑒研究會廣州展示中心,聘任譚惠全為廣州展示中心主任。該展示中心是版協年鑒研究會內設工作機構,其任務是宣傳展示全國年鑒編纂出版成果,為廣大讀者免費提供閱覽、使用年鑒資料服務。廣州展示中心的場所、管理人員、管理費用和日常管理工作,由廣州年鑒社無償提供。
7月20~26日版協年鑒研究會授權的第八屆中國年鑒推介專題展覽暨第二屆中國年鑒編纂工作(香港)研討會在香港舉行,由香港經濟導報社承辦。第八屆中國年鑒推介專題展覽在香港書展內舉辦,同期召開第二屆中國年鑒編纂工作(香港)研討會,其主題是:以“十一五”計劃中“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年鑒事業持續發展機制”,從年鑒的編纂、總體結構、采編、發行等各方面進行論證。研討會后將選擇優秀論文,以香港經濟導報社名義結集出版論文集。
7月31日~8月4日第七期年鑒高級研討班在遼寧興城舉辦,蘇伯華主持。本期研討班是年鑒編校質量專題培訓班,主題是:交流年鑒創新經驗,繼續探索年鑒創新途徑;強化年鑒編校工作意識,進一步提高年鑒編校質量水平。圍繞主題,邀請北大博士生導師肖東發、中國版協校對委員會主任周麒授課,蘇伯華結合第二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情況進行了評述。
9月18~20日2006年年鑒創新與現代信息技術論壇暨中國年鑒數字化、網絡化工作協調聯絡網成立大會在四川成都舉辦。論壇上,許進祿回顧總結5年來版協年鑒研究會在促進年鑒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方面的經驗,提出今后一段時期的努力方向;版協年鑒研究會網絡中心主任趙海濤作《年鑒創新與年鑒信息化發展趨勢》的主題報告,中國年鑒網執行主任張自強作《中國年鑒網工作報告》;還邀請部分年鑒主編作互動交流,進行現場演示。大會上,舉行中國年鑒數字化、網絡化工作協調聯絡網成立儀式,年鑒子網站域名、郵箱等啟用開通,向聯絡員代表頒發證書。
9月25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召開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一屆七次常務理事會全體會議的通知》,定于10月在第十六次全國城市年鑒研討會期間,同時召開版協年鑒研究會一屆七次常務理事會全體會議。
9月許家康撰著的《年鑒編纂入門與創新》一書,由線裝書局出版。中國版協主席于友先為該書作序。該書以作者20余年年鑒編纂經驗與長期積淀的年鑒理論素養為基礎,全面深入地探索了當前年鑒編纂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10月9日版協年鑒研究會批準和發出由學委會起草的《關于開展第三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活動的通知》,決定2006年舉辦第三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活動,自2006年10月開始,計劃至2007年3月結束。
10月16~19日第十六次全國城市年鑒研討會在湖北武漢召開。譚惠全作《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城市年鑒發展水平》的主題報告,陳仁禮作了《關于地方綜合性年鑒定位和提高編纂質量的幾個問題》的會議總結。會議商定:第十七次研討會由濟南年鑒社承辦。會議同時,召開版協年鑒研究會一屆七次常務理事會全體會議,研究當前的主要工作。
11月6~11日為慶?!渡虾N幕觇b》創刊20周年及《上海年鑒》創刊10周年,兩年鑒編輯部在上海圖書館圖書文化博覽廳舉辦“資政存史,鑒往知來——上海圖書館藏民國及海內外珍稀年鑒展”,展出始于清同治年間編纂的迄今最早的由上海海關創辦的《海關中外貿易年刊》,直至1949年在上海出版或印行的年鑒共有60多種,還有從館藏數量眾多的年鑒中挑選出近500種中、英、日、俄等語種的海內外珍稀年鑒?!渡虾N幕觇b》編輯部還擬將大量有價值年鑒的有關資料(包括圖片和文字數據),制成可供檢索的數據庫光盤,供各界讀者參考使用。
12月16日中國文聯、中國書法家協會在安徽合肥舉行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頒獎晚會,新創刊的《河南書法年鑒》榮獲編輯出版三等獎,這是全國年鑒類圖書首次獲此殊榮。2007年1月15日,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省書法家協會聯合舉辦表彰大會,以總額13萬元對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河南獲獎作者給予重獎。
本年加盟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的年鑒已經超過450家,入庫年鑒資料已達2200余冊。
◇ 《江蘇年鑒》、《四川交通年鑒》創刊20周年。
2007年
1月12日《中國廣播電視年鑒》創刊20周年座談會在國家廣電總局舉行。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中國廣播電視年鑒》編委會主任胡占凡出席并題詞。
1月20日版協年鑒研究會公布《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2007年工作要點》,提出2007年要抓好的8項工作。
1月31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辦公室遷址通知》。根據版協年鑒研究會一屆七次常務理事會會議決定,本會從2007年2月7日起遷入北京市鼓樓西大街41號新址辦公。
2月8日第三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委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由孫關龍主任主持。會議制定《第三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評比辦法實施細則》、《評委會工作規則》,確定本屆評比活動的時間安排,抽定檢查的頁碼,對評比活動的各項工作做了部署。
3月9日版協年鑒研究會在新址舉辦揭牌儀式。中國版協常務副主席楊德炎等出席揭牌儀式。許進祿致辭,楊德炎代表中國版協對版協年鑒研究會揭牌辦公表示祝賀,并充分肯定了版協年鑒研究會的工作。
◇第三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委會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由副主任蘇伯華主持。會議分組審議了參評年鑒自查和評委初查結果,形成評委會初步意見。會后將初評情況函告所有參評年鑒單位,征詢意見。
4月19~23日由版協年鑒研究會主辦學委會和安徽年鑒社承辦的年鑒編纂理論與實務培訓研討班在安徽黃山舉辦。許家康、孫關龍、王守亞、譚惠全分別擔綱主講,與會者圍繞授課內容和當前年鑒界的熱點問題進行深入研討。中國年鑒網絡中心對培訓研討班進行了現場報道。
5月18日第三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委會召開第三次全體會議,對參評單位的申辯意見進行審議,確定了所有參評年鑒的編校質量等級,并將結果報版協年鑒研究會核準。
5月28日版協年鑒研究會發出《關于年鑒研究會更名的通知》?!锻ㄖ分赋?,根據民政部決定,“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年鑒研究會”更名為“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年鑒工作委員會”。中國版協年鑒工作委員會的性質、工作內容與原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相同。
6月19日中國版協年鑒工委會發出《關于公布第三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活動獲獎名單的通知》:5月22日版協年鑒研究會對第三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結果進行公示,在公示期內未收到異議,第三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結果真實有效,共有149種年鑒獲獎,其中特等獎27種、一等獎54種、二等獎27種、三等獎41種。
8月11~16日第十次全國省級年鑒研討會在香港舉辦。
8月14~17日第八期全國年鑒高級研討班在河北北戴河舉辦。本期研討班即編校質量培訓班,成立了以版協年鑒工委會副主任孫關龍任組長的研討班領導小組,采取專家授課與學員討論相結合的方式。研討班上,孫關龍作《再次呼吁重視年鑒編校質量》的主題報告,肖東發、王彥祥分別作了《年鑒創新與規范化》、《年鑒編校實務》的講座,蘇伯華作總結發言。
9月10~14日第三次全國企業年鑒研討會在四川樂山舉行。會議主題是“中國企業年鑒的規范與創新”。版協年鑒工委會常務副會長許進祿、版協年鑒工委會地方專業年鑒工作部主任黃麗、鐵道部檔案史志中心史志室主任姚世剛、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副總經濟師張永寶等出席講話。許進祿就“企業年鑒的規范與創新”作主題報告,并通報了2007年全國年鑒界的主要工作。會議收到論文和經驗交流材料15篇,有12位代表作大會交流。
9月21日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建設暨中央級年鑒工作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許進祿介紹中國年鑒網與數據庫合并等事項,方正阿帕比公司內容合作部的寧筆總經理講解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建設的現狀與規劃,版協年鑒工委會信息網絡中心主任張自強演示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的新功能;王相欽提出了年鑒經營中值得大家思考與討論的問題。與會者交流了經驗。
10月8日版協年鑒工委會發出《關于中國年鑒網、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合并運營和管理的通知》指出,中國年鑒網(wwwyearbookcn)是原版協年鑒研究會主管、主辦,由北京中新金橋公司運作的網站;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是原版協年鑒研究會與北大方正集團北京方正阿帕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的工程。為了加強管理,版協年鑒工委會研究決定:1將“中國年鑒網”與“數據庫”合并建設,統一由北京方正阿帕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運營與提供技術支持;2合并后的“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的功能將作很大改進,原中新金橋年鑒館的資源將合并其中;3中國年鑒網的內容將不斷充實,并與目前世界上擁有最多正版中文電子書與電子報網站——方正集團的“愛讀愛看網”、“卓越購書網”等建立“圖書營銷聯盟”,向全球展示、推介年鑒。
11月18~21日第十七次全國城市年鑒研討會在山東濟南舉行,分別由陳仁禮、王守亞主持。濟南市副市長王以才出席會議并致歡迎辭,省方志辦主任劉秋增專程蒞會致辭,王守亞代表版協年鑒工委會致辭,陳仁禮、譚惠全講話。研討會的主題是:如何在年鑒工作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怎樣理解和處理年鑒編輯出版的創新與規范、城市年鑒的讀者定位與服務對策等,采取大會發言和小組交流的形式進行。會議商定,第十八次研討會于2008年適時在河北召開。
本年截至年底版協年鑒工委會有會員537個,比2001年同期增加127個。
◇《哈爾濱年鑒》創刊20周年。
2008年
1月10日版協年鑒工委會批準和發出由學委會起草的《關于開展第四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活動的通知》。本屆評比活動自2008年1月至5月進行,對評比的有關事項作出通告。
1月29日版協年鑒工委會發出《關于召開中國版協年鑒工作委員會(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的通知》。經新聞出版總署和中國版協批準,決定于2008年2月28日~3月1日在北京召開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和二屆一次常務理事會會議,完成換屆選舉工作。會議由中央級年鑒工作部承辦。
2月29日~3月1日中國版協年鑒工作委員會(年鑒研究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由版協年鑒工委會副會長王守亞主持。在開幕式上,中國版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劉波宣讀新聞出版總署關于同意中國版協年鑒工作委員會換屆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的批復,中國版協主席于友先和中宣部原副部長、版協年鑒工委會顧問龔心瀚發表講話。大會上,版協年鑒工委會會長許家康作《中國版協年鑒工作委員會(年鑒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工作報告》,版協年鑒工委會顧問、換屆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周興俊作《關于中國版協年鑒工作委員會(年鑒研究會)管理辦法的修改報告》,并以書面形式公布了《中國版協年鑒工委會(年鑒研究會)財務收支報告》。與會代表分組審議通過了工作報告、管理辦法修改報告、財務收支報告,并選舉產生了第二屆常務理事會。第二屆常務理事會選舉許家康為主任(會長),周興俊、許進祿、王守亞為常務副主任(常務副會長),孫關龍、王相欽、武星斗、鮑海春、黃麗為副主任(副會長);聘任龔心瀚等9位同志為顧問;通過了中國版協年鑒工委會(年鑒研究會)內設機構主任、副主任的名單。閉幕式上,版協年鑒工委會常務副主任周興俊代表版協年鑒工委會第二屆領導班子講了“2008年的工作要點及下一步工作設想”。第二屆中國版協年鑒工作委員會(年鑒研究會)理事單位168家,常務理事單位89家。
3月7日版協年鑒工委會發出《新版〈中國年鑒編輯手冊〉征稿、征訂啟事》。新版《中國年鑒編輯手冊》擬定4月15日結稿,5月底出版。
3月10日版協年鑒工委會發出《關于征集第十一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論文的通知》,對本屆論文的主題、撰寫要求、征集時間均提出具體規定。
3月13日第四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專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評委會由孫關龍為主任,盧曉華、曲宗生、蘇伯華、肖東發、姚世剛為副主任,許進祿、周麒、李振水為顧問,評委會由馬惠平等16位委員組成,任期為二年。會議由孫關龍主持,審議通過《第四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專家委員會工作規則》,制定本屆檢查評比工作方針,部署參評單位自查和評委初查的工作。
3月25日版協年鑒工委會地方專業(行業)年鑒工作部第一次會議在四川成都召開。會上,版協年鑒工委會副主任黃麗簡介地方專業(行業)年鑒工作部的基本情況。與會者就如何發揮工作部每個成員的作用、如何開好第三次全國地方專業(行業)年鑒研討會,發表了許多建設性意見。會議商定,第三次全國地方專業(行業)年鑒研討會于7月在哈爾濱召開。
4月25日版協年鑒工委會發出《中國版協年鑒工作委員會關于推薦第二屆“韜奮出版新人獎”候選人的公告》稱,經中國版協批準,版協年鑒工委會于2008年3月開始組織第二屆“韜奮出版新人獎”推薦評選活動,并成立了相應評選領導小組;經各工作部和常務理事單位依據評獎辦法認真研究,共推薦14名基本符合條件的候選人;候選人名單經中國版協審核后,評選領導小組再作進一步評選,確定正式上報的候選人名單。
4月版協年鑒工委會發出《關于舉辦第五屆全國年鑒學術論著評獎活動的通知》。版協年鑒工委會二屆一次常務理事會會議決定,舉辦第五屆全國年鑒學術論著評獎活動,由學術委員會負責;論文與著作分別評獎,論文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優秀獎四個獎項;著作設特等獎、一等獎兩個獎項;2008年4月1日至6月30日為申報時間,8月起組織評選,10月公布評獎結果,在第十一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的同時召開頒獎大會?!锻ㄖ穼⒃u的具體事項作出規定。
5月13日版協年鑒工委會、《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社,向四川省汶川發生強烈地震后地處災區的四川年鑒、四川交通年鑒、成都年鑒、成都鐵路局年鑒、中鐵二局年鑒、綿陽年鑒、德陽年鑒等單位發去慰問信,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誠摯的敬意。
5月16日福建省年鑒研究會第一屆會員大會在福州舉行。省民政廳民間管理局局長林珍瑞出席并宣讀批文,省社科聯副主席馮潮華蒞會并作重要講話。大會選舉省政府辦公廳原副主任王欽如任會長,省外經貿廳研究所所長于愛國、漳州市方志辦主任王麗芳、福建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方寶川、《福建年鑒》常務副主編甘文應、《福建科技年鑒》編輯部主任鄭雨蘋、省統計局綜合處處長郭華生任副會長。王欽如、甘文應在會上作有關報告。
6月24~27日第十一次全國地州區縣年鑒研討會在浙江侗鄉召開。侗鄉市副市長朱紅出席并致辭。版協年鑒工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守亞、顧問陳汝鼎、地方專業(行業)年鑒工作部特約顧問韓榮根等出席會議并講話。王守亞代表版協年鑒工委會致辭,分析全國地州區縣年鑒的現狀,指出努力方向,并對研討會提出了要求。桐鄉市史志辦主任許忠民、廣東佛山南海年鑒社社長陳淵等代表,就地方年鑒的編纂方法、編寫年鑒的思想認識等問題進行大會交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術有限公司的李京坡介紹了年鑒數字出版的相關信息和技術。
7月3~4日北京方正阿帕比技術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2008方正數字出版產業峰會(年鑒分會)。 會上,版協年鑒工委會常務副主任許進祿針對年鑒行業的數字出版工程——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的建設談了感受與希望,北京方正阿帕比技術有限公司內容合作部寧筆總經理作了《阿帕比2007年數字出版工作成績與年鑒資源建設情況報告》,版協年鑒工委會信息網絡中心主任張自強演示講解了“中國年鑒資源全文數據庫”的內容、功能與建設特點。與會者討論了年鑒數字出版的有關問題。
7月3~7日第三次全國地方專業(行業)年鑒研討會在黑龍江哈爾濱召開。其主題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地方專業(行業)年鑒持續健康發展。會上,《黑龍江商務年鑒》編委會副主任張廣衡宣讀省商務廳廳長葉曉峰的賀信,周興俊講話,版協年鑒工委會副主任兼地方專業年鑒工作部主任黃麗作《擁抱創意時代 增強地方專業年鑒軟實力》的主題報告。22位代表作大會發言。版協年鑒工委會地方專業年鑒工作部副主任許太琴作會議總結。會間,與會者閱覽了由《上海文化年鑒》主任沈美新提供的“上海博物館藏民國及海內外珍稀年鑒展”和會議展出的年鑒。
7月20~24日全國省級年鑒理論研討會在新疆烏魯木齊召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政委盧曉峰蒞會并致辭,兵團副秘書長趙廣勇出席開幕式。大會上,周興俊作《中國年鑒的整體觀與系統論》的講話,王守亞作《對歷史負責,使領導滿意,讓讀者喜愛》的主題報告,山東淄博年鑒社等與會代表發言。與會者圍繞“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推動年鑒編輯水平再上新臺階”的主題,共同探討中國年鑒如何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進一步發揮服務大局、服務社會的整體作用。
7月28日版協年鑒工委會公布第四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評比結果,共有176種年鑒獲獎,其中特等獎35種、一等獎65種、二等獎31種、三等獎45種。
7月中石化系統年鑒研討會在山東威海舉行。會議由中央級企業年鑒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石化年鑒編輯部主任蔣琦主持。版協年鑒工委會副主任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孫關龍應邀在會上作《年鑒與地方志的比較研究》的主題報告。會議就如何提高年鑒編纂質量進行了深入討論。
8月7日版協年鑒工委會發出《關于召開中國版協年鑒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會的通知》,定于9月21日召開版協年鑒工委會常務理事會會議,主要議題:研究確定2009年“中國年鑒獎”評獎時間、地點、方法,研究創辦中國年鑒館和如何加大“中國年鑒網”工作力度等事項。
9月13日山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出臺《山東省年鑒編纂業務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分總則、管理規則和范疇、編纂資格管理、編纂質量管理、獎勵與處罰、附則,共六章二十三條。
9月19~21日第十八次全國城市年鑒研討會在河北石家莊舉行,主題是“大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與年鑒編纂”。石家莊市副市長張妹芝、副秘書長韓保來,河北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楊洪進等領導出席開幕式,張妹芝、楊洪進致辭。會上,周興俊介紹版協年鑒工委會一年來的主要工作和今后設想,城市年鑒工作部副主任賈大清委托《杭州年鑒》執行主編黃建設作《新形勢下的城市綜合年鑒編纂》的主題報告,石家莊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王孟新等作大會發言。版協年鑒工委會主任許家康,版協年鑒工委會副主任王相欽、鮑海春先后講話。許家康講了四個有關問題:一是年鑒創新,二是構建年鑒學的學科體系,三是抓好年鑒編校質量,四是年鑒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
9月21日版協年鑒工委會二屆二次常務理事會會議在河北石家莊召開,孫關龍副主任等常務理事請假。本次會議作出如下決議:1.報經中國版協同意后,向新聞出版總署申請在版協年鑒工委會基礎上成立中國年鑒協會,擬由中國版協主席于友先為名譽會長,由全國政協常委、著名詞曲作家王立平出任會長。2.在中國年鑒北京展示中心基礎上籌建中國年鑒館,由版協年鑒工委會或成立后的中國年鑒協會主辦、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承辦;決定增補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鐘為常務理事,負責中國年鑒館的籌建事宜。3.增補中央級年鑒工作部主任梁書升、省級年鑒工作部主任王中華、城市年鑒工作部主任譚惠全、上海市年鑒學會會長朱敏彥、中國林業出版社副總編輯邵權熙為版協年鑒工委會副主任。4.增補楊啟燕、胡新力、哈幸凌、楊正宏為學術委員會委員。5.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中國年鑒獎的評選工作。9月26日,版協年鑒工委會就增補梁書升、王中華、譚惠全、朱敏彥、邵權熙為版協年鑒工委會副主任一事,上報中國版協。
9月23~26日第九期年鑒高級研討班在河北北戴河舉行。孫關龍、北大教授肖東發與李國新,分別就年鑒創新、年鑒與地方志的異同、年鑒數字化的進展等專題授課。
11月12日版協年鑒工委會向中國版協并轉呈新聞出版總署《關于成立中國年鑒協會的請示》,申請成立由新聞出版總署主管的中國年鑒協會。即日,中國版協主席于友先簽署意見:“此事已經版協主席辦公會同意支持。請斌杰同志予以批示支持為好?!?nbsp;版協常務副主席劉波簽署:“同意”,中國版協同意上報。
◇版協年鑒工委會批準和公布學委會主持的第五屆全國年鑒學術論著評比結果:著作特等獎1部;論文特等獎1篇,一等獎6篇,二等獎10篇,三等獎14篇;優秀論文提名獎13篇。
11月18日第二屆中國林業年鑒貢獻獎頒獎大會在江蘇南京召開。中央紀委駐國家林業局紀檢組組長、《中國林業年鑒》編委會主任楊繼平作書面講話。會議表彰獲第二屆中國林業年鑒貢獻獎的單位及個人,授予國家林業局植樹造林司等44個單位“中國林業年鑒組織獎”榮譽稱號,授予涂先喜等92名同志“中國林業年鑒貢獻獎”榮譽稱號,并通報表彰。
11月19~22日2008中國年鑒論壇暨第十一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在浙江杭州舉行。年會正值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故將本屆年會升級為“2008中國年鑒論壇”。其主題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探索中國特色年鑒創新發展之路,提升年鑒學術研究能力,為構建中國年鑒學學科體系奠定堅實基礎。會議由孫關龍、王相欽分別主持。杭州市政府秘書長許小富,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許保水出席開幕式祝賀,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年鑒專業委員會主任王熹博士到會講話。孫關龍作《鑄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年鑒及其年鑒學》的主題報告,王相欽代表許家康宣讀了《努力構建年鑒學科體系》一文,杭州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賈大清應邀介紹《杭州年鑒》創刊22年來的工作經驗,北大教授李國新從中國年鑒研究現狀、中國年鑒網建設等方面發表見解;蘇伯華作第五屆全國年鑒學術論著評獎工作報告,鮑海春宣讀獲獎名單,大會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大會共收到應征論文80篇,全部入選年會,其中,選出7篇論文作為大會宣讀。與會者就年鑒創新、年鑒框架科學分類及中國年鑒網建設等問題深入研討。
12月4日江蘇省第一次全省年鑒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唐建出席并講話,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方未艾作工作報告。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學習貫徹第四次全國地方志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全省綜合年鑒工作的歷程和主要經驗,對2009年及今后一個時期的年鑒工作任務進行部署。南京市、揚州市、張家港市、東??h、常州市武進區和淮安市清河區分別作大會交流。會議還就《江蘇省地方綜合年鑒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江蘇省年鑒評獎辦法》(征求意見稿)等進行了討論。
12月25日于1996年創刊的《南寧年鑒》,其2002年至2008年共7卷的主要內容在南寧市政府門戶網站——南寧政務信息網推出。截至即日,該年鑒以132635次的點擊率,在南寧政務信息網每周受歡迎欄目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在106個政務網站中排名第一,成為南寧政務信息網上每周最受歡迎的欄目。
本年為建立健全山東省年鑒工作管理機制,山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出臺《山東省年鑒編纂業務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分總則、管理規則和范疇、編纂資格管理、編纂質量管理、獎勵與處罰、附則,共六章二十三條。
2009年
1月19日中國年鑒館揭牌儀式暨首都年鑒界新春聯誼會在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舉行。中國版協主席于友先、中國年鑒協會籌備委員會主任王立平,周興俊先后講話,北京大學副教務長吳寶科代表北大黨委常務副書記吳志攀宣讀賀信,北大軟件與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鐘介紹中國年鑒館的相關情況,王相欽簡介了中央級年鑒工作部2008年的工作。
3月26日江蘇省大豐市召開地方志年鑒工作會議。大豐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殷勇出席并講話。會議認真學習第四次全國地方志工作會議和全省年鑒工作會議精神,努力提升地方志年鑒工作水平,圓滿完成2009年地方志年鑒的組稿、編纂和出版任務。會上,市政府對10個先進集體、42名先進個人給予表彰,大中鎮、民政局、環保局作交流發言,市地方志辦負責人對與會者進行培訓。
3月在上海市第二屆地方志優秀成果評獎中,《上海年鑒(2007) 》獲(年鑒類)特別榮譽獎,《上海文化年鑒(2006)》、《上海經濟年鑒(2007)》、《浦東年鑒(2007)》獲(年鑒類)一等獎,《上海環境年鑒(2006)》、《上海金融年鑒(2007)》、《上海信息化年鑒(2007)》、《靜安年鑒(2007)》、《奉賢年鑒(2004)》、《復旦大學年鑒(2006)》獲(年鑒類)二等獎,《黃浦年鑒(2007)》等8家年鑒獲(年鑒類)三等獎;在論著類中,張建明的《試論年鑒稿源開拓與組稿形式變革》獲二等獎,姚金祥的《年鑒質量觀是綜合質量觀——論正確處理年鑒編纂的十二個關系》、楊雋的《略談年鑒編纂規范化》、沈美新的《試論專業年鑒的數據信息服務》獲三等獎。
◇原《江蘇年鑒》主編方亞光撰著的《年鑒編纂文論》,由線裝書局出版。本書收錄作者自2001年以來的論文32篇、講稿13篇、評審意見15篇,涉及年鑒編纂的理論探討、實踐體驗、知識介紹、方法傳授等方面。
◇《廣州年鑒》副主編陽曉儒撰著的《城市綜合年鑒編纂散論》由線裝書局出版。本書以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廣州年鑒》為例,對城市年鑒內容的收錄范圍與特點、條目撰寫、框架設計、廣告專題以及經營管理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統的論述。
4月20~21日咸陽市年鑒工作現場會在陜西三原縣召開。會議以貫徹全國地方志工作會議和省地方志2009年工作會議的精神,總結交流縣級綜合年鑒工作的做法和經驗,就做好縣市區綜合年鑒編纂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三原縣委書記劉濤、縣長上官亞強等領導出席,市志辦主任張英民講話,三原縣志辦、淳化縣志辦介紹了年鑒工作經驗。
4月21日許家康主任,王守亞、孫關龍、王中華、鮑海春副主任在南寧參加全國地區百科全書工作會議期間,針對有人擅自向上級寫出《年鑒信息與研究》改為《出版界》的報告,決定阻止雜志改名,請在北京的年鑒界老同志出面寫信給國家新聞出版總署。27日在北京孫關龍的大百科全書出版社辦公室,李振水、許進祿、孫關龍、劉菊蘭、蘇伯華一起開會,決定由許進祿、孫關龍起草信函,由劉菊蘭先向中國版協、總署有關負責同志反映年鑒界意見。5月上旬,給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柳斌杰署長
的《要求保留〈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的報告》送出,有上述在北京的同志和方厚樞簽名。
4月21日經中國版協批準,同意周興俊請求不再代理版協年鑒工委會秘書長。中國版協批復,同意杜有軍代理版協年鑒工委會秘書長。5月5日,版協年鑒工委會發出通知,自2009年5月起,由杜有軍代理版協年鑒工委會秘書長,主持年鑒工委會辦事機構的日常工作。
5月4日版協年鑒工委會發出《關于計劃開展第四屆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獎的通知》。經研究決定,2009年計劃開展第四屆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獎活動,并將評獎方案(地方年鑒部分)發給各會員單位。
6月2~7日第四次全國地方專業(行業)年鑒研討會在山西太原舉行。山西省政府副秘書長王純出席并講話,鮑海春、王相欽分別代表城市年鑒工作部、中央級年鑒工作部向大會表示祝賀。會上,許家康作《論年鑒的資料性》的主題報告,黃麗代表地方專業工作部作工作報告,《浙江外事年鑒》編輯部副主任韓榮根就條目的撰寫作專題講座。與會者圍繞許家康的主題報告進行交流研討,并參觀展示的年鑒。
6月12日版協年鑒工委會發出《關于組織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析(第四屆中國年鑒獎評獎)的通知》。經研究決定,2009年組織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析(第四屆中國年鑒獎評獎)活動,并將評析(評獎)方案(中央級年鑒部分)發給各會員單位,還附錄“第四屆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析中央級及中央企業年鑒評析活動組織及成員名單”。
6月版協年鑒工委會副主任邵權熙主編的《行業年鑒理論與實踐》一書,由線裝書局出版。本書是長期從事年鑒工作的人員對行業年鑒發展的歷程回顧、方法展示、經驗總結、理論探索,以及對進一步促進年鑒事業發展的積極思考。
7月6日經版協年鑒工委會研究決定,上海年鑒展示中心和上海培訓中心的掛靠單位,由原上海市浦東新區地方志辦公室所屬的《浦東年鑒》編輯部,調整為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所屬的上海通志館;上海年鑒展示中心更名為上海年鑒展示與研究中心。許家康出席交接儀式,并宣布這一決定。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上海通志館負責人朱敏彥,上海市浦東新區地方志辦公室主任柴志光在交接書上簽字。上海年鑒展示與研究中心主任由朱敏彥兼任,副主任由朱達軒(上海通志館管理部負責人)、周樹安(上海通志館資料研究部負責人兼培訓部負責人)、張建明(上海年鑒展示中心原副主任)擔任;上海培訓中心主任由朱敏彥兼任,副主任由朱達軒、周樹安、柴志光擔任。7月30日,版協年鑒工委會發出《關于調整中國版協年鑒工作委員會上海年鑒展示中心和上海培訓中心掛靠單位等事項的通知》。
7月21~22日第四次全國企業年鑒研討會在青海西寧召開,主題是:企業年鑒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柏松、中國經濟貿易年鑒社社長喬衛兵等出席并講話。袁柏松致辭,水電四局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科選講話,許家康作《論年鑒的年度性》的主題報告。與會者圍繞主題,就提高企業年鑒編撰的整體質量、推動企業科學可持續發展進行研討。
7月30日 版協年鑒工委會轉發上海年鑒展示與研究中心、上海通志館于7月20日發出的《關于征集展示年鑒的函》,要求各會員單位積極支持、予以配合,共同辦好上海年鑒展示與研究中心。
8月5~9日《山西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年鑒》(2009)編纂出版工作暨培訓會議在上海培訓中心舉行,這是上海通志館正式接手上海培訓中心以來承辦的首次年鑒編纂工作培訓班。許家康,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李麗,山西省國資委信息中心主任、《山西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年鑒》執行主編閆文生等出席開班儀式。朱敏彥代表版協年鑒工委會暨上海培訓中心致辭,并對培訓班的整個教學及考察安排部署;李麗代表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講話;閆文生作本年鑒2008年卷工作總結及2009卷編纂工作的安排,并宣讀山西國資委對2008年卷《山西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年鑒》編纂先進單位及個人的表彰決定;許家康作題為《年鑒的功能、作用及其編寫特點》的報告;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原副主任姚金祥,以及朱敏彥分別作了有關報告。
9月21日中國年鑒事業的創始人尚丁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不幸在上海逝世,享年88歲。
9月第十期年鑒高級研討班在河北北戴河舉行,由蘇伯華主持。許家康作《論年鑒的檢索性》的主題報告,李國新授課。
10月21~23日第十九次全國城市年鑒研討會在江蘇揚州舉行。其主題是:堅持科學發展觀,推進年鑒編纂工作的規范與創新。開幕式上,揚州市副市長董玉海、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方未艾,王守亞先后致辭。會上,揚州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劉訓揚、《福州年鑒》編輯部主任鄭姿娟、滁州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張祥林、南通市地方志辦公室年鑒編纂處處長周磊、浦田市涵江區地方志辦公室主任林祖泉、馬鞍山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趙宏介分別作大會發言,與會者就會議主題深入研討。許家康在閉幕式上作報告。
10月23日版協年鑒工委會二屆三次常務理事會會議在江蘇揚州召開。會議由許家康主持,先后聽取了王守亞關于地方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比準備情況的說明,王相欽關于中央級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比準備情況的說明,代理秘書長杜有軍關于辦公室日常工作情況的匯報。經充分討論,形成會議決議:1.不再繼續申辦“中國年鑒協會”一級協會,把精力放到為全國會員服務上來。2.成立以版協年鑒工委會主任為組長、常務主任為副組長、副主任為成員的第四次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比領導小組,下設中央級年鑒評審委員會和地方年鑒評審委員會;評比工作在年底以前結束。3.《年鑒信息與研究》停辦后,改出叢刊(以書代刊),由孫關龍牽頭,蘇伯華協助。4.會費應嚴格使用辦法、合理安排,中央級年鑒評比、叢刊編輯出版、學術委員會活動、幾個全國性研討會等,都要從實際出發給予適當補貼和支持。
10月29日版協年鑒工委會下發《關于成立第四屆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比領導小組和啟動評比工作的通知》。本屆評比工作由中國版協主辦,版協年鑒工委會承辦。經中國版協同意,成立第四屆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比領導小組,許家康任組長,周興俊、許進祿、王守亞任副組長,孫關龍、王相欽、武星斗、鮑海春、黃麗、梁書升、邵權熙、王中華、譚惠全、朱敏彥、杜有軍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中央級年鑒及中央企業年鑒評審委員會,許進祿為主任;地方年鑒評審委員會,王守亞為主任。這兩個委員會分別主持中央級年鑒、地方年鑒的評審工作。
11月26~28日第四屆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比中央級年鑒評審工作在北京國史研究所服務中心舉行。至11月26日止,中央級年鑒及中央企業年鑒共有50家年鑒參評。評審委員會內設評比組、專家復審組、監評組和辦公室。評委會由許進祿任主任,王相欽、梁書升、邵權熙、劉賢福、郭志為副主任;專家復審組由孫關龍任主任,肖東發、李國新任副主任,方厚樞、李振水、李今山、馬惠平、周斌、羅保平為專家復審組成員。專家復審組對評比結果進行復審,向評委會提出更改、調整評比結果的意見,確保評比活動的公正。評比結果分為綜合獎和專項獎兩部分。特等獎中央級年鑒(含中央企業年鑒)11種;一等獎中央級年鑒21種;二等獎中央級年鑒16種;專項獎,其中框架設計優秀獎中央級年鑒14種;條目編寫優秀獎中央級年鑒14種;裝幀設計優秀獎中央級年鑒15種。
12月11~19日 第四屆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比地方年鑒評審工作在江蘇蘇州舉行。各類地方年鑒共有230家年鑒參評,數量超過歷次參評年鑒。
12月中國版協傳達新聞出版總署把《年鑒信息與研究》刊物列入??兆叩臎Q定。
2010年
1月26日 版協年鑒工委會發出《關于公布第四屆全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比結果的通知》。本屆評比全國共有280種年鑒參評,評比結果經2009年12月25日至2010年1月20日公示后,報中國版協審核同意,現公布評比結果:綜合獎267種,其中,特等獎35種、一等獎109種、二等獎92種、三等獎31種;單項獎共620種次,其中,框架設計優秀獎204種次、條目編寫優秀獎209種次、裝幀設計優秀獎207種次,合計獲獎年鑒274種。
1月27日 版協年鑒工委會發出《關于征集第十二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論文暨〈年鑒學刊〉征稿的通知》。決定于5月在山東濟南召開第十二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其主題是: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我國年鑒學術研究和年鑒事業創新的深入發展,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年鑒學術理論體系。希望各會員單位積極組織年鑒編纂人員撰寫論文。因新聞出版總署的決定收走《年鑒信息與研究》,該刊2010年起停辦,決定創辦年鑒學術研究叢刊——《年鑒學刊》(最終定名為《年鑒論壇》)。2010年《年鑒論壇》第1期將從應征論文中選擇刊發部分論文。
5月初《年鑒論壇》創刊號(第一輯)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發行。主編孫關龍,副主編馬惠平、蘇伯華,特約編委肖東發、李國新,編委丁日杰、馬艾民、劉慧、陽曉儒、牟國義、楊正宏、肖凱、張建明、武星斗、羅保平、哈幸凌、莫秀吉、崔義萍。
5月10日 版協年鑒工委會在山東濟南召開主任辦公會議,由許家康主持。會議議定:①同意周興俊不再主持年鑒工委會日常工作的請求;②推薦許進祿主持年鑒工委會日常工作,孫關龍、王相欽協助;③年鑒工委會辦公室遷至北京西城區北禮士路8號;④進一步健全年鑒工委會辦公室制度、辦法,做好會員單位的服務工作。
5月11~12日第四屆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比頒獎暨第十二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在山東濟南召開,300多位年鑒同仁參加會議,是年鑒界的一次盛會。許進祿、王相欽、鮑海春分別主持會議。會上,許家康致開幕詞,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馬越南致辭,中國版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劉波講話,省史志辦主任劉秋增介紹山東志鑒編纂出版情況和經驗,孫關龍作《年鑒創新的又一次檢閱》的主題報告,8位獲獎年鑒和入選論文作者的代表作大會發言。大會向第四屆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比獲獎單位頒發獎杯和證書。本屆學術年會收到論文80多篇,與會者圍繞年鑒事業的發展、年鑒編纂業務的特點難點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王守亞作會議總結。
5月12日晚學術委員會、《年鑒論壇》編委會召開聯席會議。會議由蘇伯華主持,許家康出席并講話。蘇伯華報告了過去一年學術委員會的工作和《年鑒論壇》第一輯編輯出版的情況,提出今年學術委員會的工作和《年鑒論壇》第二輯的設想。會議確定學術委員會的近期三項工作:1.出版《年鑒論壇》第二輯;2.舉辦第十一期全國年鑒高級研討班;3.籌辦第六屆年鑒學術論著評獎和第十三屆全國年鑒學術年會。
5月22日中央級年鑒工作部在北京召開中央級年鑒轉企改制問題座談會,王相欽主持會議。中國版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劉波出席會議,并傳達中國版協暨新聞出版總署對有關報刊社轉企改制的指導性意見,介紹了前一時期出版社轉企改制的情況。與會者就年鑒的功能、性質、中央級年鑒的現狀、年鑒發行市場等方面對實行轉企改制問題發表了意見,并提出希望主管部門將中央級年鑒納入政府職能部門或公益性事業單位管理,加強領導和具體指導。
5月31日~6月5日第五次全國地方專業(行業)年鑒研討會在湖北武漢舉行。湖北省原副省長韓南鵬出席會議并致開幕詞,省地方志辦公室主任文坤斗致歡迎詞并介紹湖北省史志工作情況。許家康作主題報告,湖北教育年鑒、武漢年鑒作大會經驗介紹,黃麗作地方專業(行業)年鑒工作部2009年工作報告,并對會議進行總結。與會者就“專業(行業)年鑒特色研究”的主題進行交流研討。會議期間舉辦年鑒展,展示了在第四屆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比中獲綜合特等獎的年鑒,以及與會交流的年鑒。
(編者注:在編輯過程中承蒙許家康、陳汝鼎、方厚樞、
李振水、李維民、孫關龍、王守亞、王相欽、王中華、
譚惠全、張建明、黃麗、蘇伯華、胡新力、馬惠平、王璠等
同仁給予熱情指導、認真修正、大力相助。在此,謹向各位
致以誠摯的謝意?。?/span>
【作者:《中國出版年鑒》原主編 劉菊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