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路上的探索
——寫在《云南生態年鑒》創刊5周年時
點擊數:270792013-11-30 00:00:00 來源: 年鑒網
內容提要: 本文從創新年鑒品種、彰顯時代精神、力創品牌年鑒等3方面,記述了《云南生態年鑒》自2008年創刊至今在發展路上所進行的探索。
關鍵詞: 年鑒;生態文明;年鑒品種;品牌年鑒
《云南生態年鑒》自2008年6月創刊至今,已歷時5個年頭,連續出版5卷。5年來,從創刊時由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主辦,到2009年變更為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研究會主辦;從創刊時名為《云南生態經濟年鑒》,到2010年更名為《云南生態年鑒》,其間,始終遵循著鄧小平“編輯出版年鑒,很有必要,這是國家的需要,四化建設的需要”的指示精神;始終堅定著中國版協年鑒研究會提出的“中國年鑒要走‘創新之路’”的發展思路;始終服務于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態立省,環境優先”的發展戰略,以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彰顯時代精神為己任,一路探索前行著。
1.突破思維定勢,創新年鑒品種。改革與創新是促進中國年鑒事業持續發展和繁榮的不竭動力。年鑒界不少有識之士在解析我國年鑒事業改革發展進程中的宏觀布局和發展取向時,認為“多樣化”是年鑒事業改革發展的基本取向之一,“倡導并且鼓勵發展各類年鑒,最終構筑起中國年鑒多門類、多層次、多側面的品種系列”。云南省年鑒編纂的倡導者——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吳光范在云南省年鑒界的一次工作會議上曾明確指出:“云南光有一本綜合年鑒是不夠的,還要有專業年鑒、專題年鑒,要從方方面面進行掃描,以滿足多層次讀者的需要,進而形成年鑒百花園群芳吐艷的景象”。正是中國年鑒事業改革與創新、多樣化發展理念的引領;正是突破傳統思維定勢,跳出“千鑒一面”模式,立足年鑒品種創新的年鑒人共識;正是云南省“動物王國”、“植物王國”、“花卉王國”、“生物多樣性”等資源環境優勢,共同促成了《云南生態年鑒》的面世。
2.把握時代脈搏,彰顯時代精神。編纂出版《云南生態年鑒》是云南省情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生態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大問題,是一個直接關系人們的生存環境的近距離問題,是一個誰也避不開的現實問題。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就將“建設綠色經濟強省”作為云南省三大發展戰略之一。各級政府、社會團體相繼開展了保護資源、治理環境污染等方面的調研,各大媒體紛紛響應,逐漸形成了重視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重視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社會共識。時任省政府研究室的主要領導們敏銳地認識到,全省上下重視資源保護、重視環境污染治理、共同努力構建和諧云南的重要行動等具有強烈時代印記的社會現實,應當以年鑒的形式去書寫、去記錄、去彰顯! 2006年6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以云政研發(2006)71號文下發了《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關于設立云南生態經濟發展年鑒編輯委員會的通知》。據此,云南生態經濟發展年鑒編輯委員會開始啟動相關工作。
然而,好事多磨,發展的道路并不平坦。由于種種原因,《云南生態經濟年鑒》(首卷)在2007年5月即將付梓印刷前流產,代之以《云南生態經濟發展槪覽》的書名,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之后,在有關領導和社會的高度重視下,2008年6月,《云南生態經濟年鑒》(首卷)由線裝書局出版發行?!对颇仙鷳B經濟年鑒》(首卷)面世以后,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時任云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副秘書長的西天錫在《云南日報》(2009年2月2日第八版“讀書”欄目)上撰文,“《云南生態經濟年鑒》(首卷)是云南省年鑒出版園地里新綻放的一枝艷麗的鮮花”?!赌觇b信息與研究》2009年第1期“本期導讀”指出,“創新是年鑒永恒的主題,《云南生態經濟年鑒》創刊本身就是一次創新。因為生態經濟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必行之路,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抓住這一點,就是抓住了根本。這反映了編者的政治敏感和思想前瞻,反映了他們的創新思維?!?/span>
2009年1月起,《云南生態經濟年鑒》由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主管主辦變更為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研究會主辦。2009年,《云南生態經濟年鑒》第二卷由線裝書局出版發行。在2009年7月16日由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研究會組織召開的“‘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暨《云南生態經濟年鑒》(2009)出版座談會”上,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研究會開宗明義地提出,要“深入貫徹執行黨的十七大和省第八次黨代會、省委八屆六次全委會精神,進一步貫徹落實(云發【2009】5號)《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通過理論研究和典型經驗介紹,通過《云南生態經濟年鑒》的出版推介,宣傳生態文明思想,宣傳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在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方面所作的不懈努力,為云南努力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根據客觀形勢發展的需要,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研究會常務理事會議決定,從2010年《云南生態經濟年鑒》第三卷起,更名為《云南生態年鑒》。
彩虹總在風雨后。伴隨著時代的步伐,尤其是在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之后,以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彰顯時代精神為己任的《云南生態年鑒》,雖然發展路途上依舊艱難,但卻在探索中更加堅定自信地行進著。
3.發掘地域特色,力創品牌年鑒。特色是年鑒的生命活力,是“人無我有”的相對優勢,也是《云南生態年鑒》始終堅持的發展方向。筆者在任《云南經濟年鑒》總編時,曾談到過“品牌意識”,“就年鑒而言,品牌實際上就是讀者對某一年鑒的價值取向的總結,是歷經一定時間圖書市場的檢驗之后,一定讀者群認知,并轉化成吸引讀者的引導力”?!百|量是品牌年鑒的生命,特色是品牌年鑒的精髓。品牌之下要有真東西,信息的密集度要高。品牌之下要有新東西,要有重點、熱點和亮點。品牌之下要有實東西,要有讀者需要的信息,嘩眾取寵不可行”。筆者認為“地方專業年鑒的特色優勢不是隨意的,而是實實在在地開發創造出來的。具體地說,就是在結合本地區、本專業實際的基礎上,通過框架結構的調整,資料信息的篩選加工、整合提煉,創立具有專業年鑒自身特色的重點、亮點,使其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氣質、風格,成為年鑒群體中的‘這一個’”?;谶@樣的認識,我們在《云南生態年鑒》創辦之初,就自覺地樹立起以生態為核心,凸顯云南地域特色,聚焦本土風格特點,努力向品牌年鑒方向邁進的個性化發展意識。
① 在框架結構上,突出云南資源環境的獨特性??蚣芙Y構是年鑒的基礎,既體現總體的編纂宗旨,也是讀者閱讀時的第一視點。經過反復比較分析,我們以生態為核心,以資源環境為主軸,從“大生態”的視角,建構了以“七彩云南保護行動”、“自然保護與建設”、“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發展研究”等為主要板塊的基礎框架。之后,隨著編纂工作的不斷推進,尤其是黨的十七大會議后,為了配合宣傳生態文明思想,突出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在《云南生態年鑒》2009年卷中,對框架結構進行了部分調整。例如,把“生態經濟發展研究”調改為“生態文明建設研究”,新增了“典型展示”、“生態環保知識”欄目等等;在《云南生態年鑒》2010年卷中,把“生態文明建設研究” 調改為“生態建設研究”, 新增了“州市概況”、“生態文明建設”等板塊;在彩色插頁中,除了繼續堅持做好以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為主的圖片要聞專版外,新增設了“和諧云南”、“生態云南”、“美麗云南”、“七彩云南”等板塊,使云南“大生態”的視角更加突出,云南的資源環境特色更加突出。
② 在篇目內容上,體現云南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地域性?!对颇仙鷳B年鑒》緊緊圍繞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這個中心,收集、整合相關資料,進行專、深、精的篩選提煉。例如,在《云南生態年鑒》2010年卷彩色插頁中,突出抓好“要聞簡輯”、“和諧云南”、“生態云南”、“美麗云南”、“七彩云南”等板塊的資料選輯:在“要聞簡輯”板塊中,重點選輯滇池流域等高原湖泊水污染綜合防治、抗旱救災等資料信息;在“和諧云南”板塊中,重點選輯新農村建設等資料信息;在“生態云南”板塊中,重點選輯云南蘭科植物、云南野生珍稀保護動物、云南野生菌以及濕地建設方面的資料信息;在“美麗云南”板塊中,重點選輯元陽梯田、束河古鎮、香格里拉等具有一定代表意義的環境狀態的資料信息。這一系列篇目及其由精美圖片構成的地域性極強的資料信息,已經成為《云南生態年鑒》的標志性資料信息,不僅增強了《云南生態年鑒》的知識性、資料性,而且增強了可讀性,深受讀者的歡迎。
同時,《云南生態年鑒》還把全省州、市、縣,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經過不懈努力,在生態建設、環境治理保護方面采取的一系列舉措及其所取得的成效進行認真的梳理、整合。例如,在《云南生態年鑒》2009年卷中,設置了“全省參與‘七彩云南保護行動’”二級目,其下設置了“云南環保突困前行”、“昆明涌起綠化潮”、“德宏集中治理污染行業和重點企業”、“永勝縣全力推進程海保護工作”等條目;在“熱點關注”二級目下,重點反映陽宗海砷污染事件等。在《云南生態年鑒》2010年卷中,“生態文明建設”一級目下,設置了“生態文明建設大家談”、“媒體視點”等二級目;在“典型展示”二級目下,反映洱海保護治理、云南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從多個側面真實地反映了云南省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現狀和特點。
③ 重視資料信息的新鮮度,提升年鑒閱讀的時效性空間。在常態下,年鑒主要收錄的是上一年度的資料信息。這是年鑒年度性的基本屬性要求?!对颇仙鷳B年鑒》在堅持年鑒年度性基本屬性要求的同時,在圖片新聞資料的處理上,大膽嘗試,適度地選輯當年的重要圖片資料信息,以增強圖片新聞的新鮮度,提升年鑒閱讀的時效性空間?!对颇仙鷳B年鑒》2010年卷“要聞簡輯”中,及時刊發了當年抗旱救災的圖片。在《云南生態年鑒》2011年卷“要聞簡輯”中,及時刊載了當年中央有關領導同志關于向楊善洲同志學習的有關批示;刊載了云南省楊善洲綠化基金會組織開展的一系列“學習楊善洲,綠化七彩云南”的活動,對于全省上下學習楊善洲精神,助推“森林云南”建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在《云南生態年鑒》2012年卷中,及時刊載了黨的十八大報告(節選)“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部分,為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做了實實在在的事。
此外,《云南生態年鑒》持續跟進“七彩云南保護行動”、“生態文明建設”、“生態保護”、“環境狀況”等方面的動態資料信息;持續跟進宣傳“學習楊善洲綠化七彩云南”以及新農村建設等活動;持續跟進并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研究方面的記載力度,從多角度、多層面助推云南的生態文明建設。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对颇仙鷳B年鑒》創刊5年來,先后榮獲第四屆全國年鑒編纂出版質量評比綜合一等獎(2008年卷)、第五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特等獎(2010年卷),云南省第八屆年鑒評比綜合特等獎(2008年卷)、云南省第九屆年鑒系列評獎年鑒綜合一等獎(2009年卷)、云南省第九屆年鑒系列評獎年鑒綜合特等獎(2010年卷)。
盡管《云南生態年鑒》才剛剛起步,還存在諸多的不足,我們面前的路還不那么平坦,但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披荊斬棘,在探索中前行!
參考文獻:
許太琴:《轉變思維方式 創造特色優勢——地方專業年鑒個性化發展初探》,載《年鑒信息與研究》2003年第6期。
【作者:《云南生態年鑒》主編 許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