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幼兒園 | 小學部 | 初中部 | 高中部 | 職專部 | 校園新聞 | 武術(shù)特色 | 藝術(shù)特色 | 體育特色 | 足球特色 | 西山課堂 | 文藝匯演 | 家長課堂 | 專題 | 班班通
當前位置首頁 > 海納百川 > 第七章 第二節(jié) 八方學子云集地
第七章 第二節(jié) 八方學子云集地
    西山建筑面積的翻番,帶來了招生的翻番,招生的翻番,帶來經(jīng)濟收入的翻番,不間斷的建設(shè)成為了西山校園的主旋律,西山學校進入了良性大發(fā)展的年代。西山學校年年月月都在“今非昔比”。
    辦學初期,西山文武學校始向所在的浮山村征用第一批山坡地29.23畝。征地后的第二年就大興土木,以一日一變化的速度建起校部行政辦公樓,建起小學部一號教學樓;建起學生第9、第10號宿舍樓;建起第一、第六食堂……教學、住宿、膳食等配套設(shè)施,那年月是西山文武學校迎來“海納百川”的第一次浪潮。這個浪潮在西山校園里一浪高過一浪的涌動著,涌動著……
    幾年之后,計劃內(nèi)一次性招生規(guī)模為700名的“工程”在西山啟動后,西山“海納百川”的第二次浪潮也就到來了。
    從1994年至1998年這四年間,西山學校的勵精圖治,獨有的西山特色已在教育界和廣大學生、家長、群眾中漸漸顯露。在良好的口碑之中,1999年的招生則成了西山有史以來最為火爆的一年。
    短短數(shù)天之內(nèi),計劃內(nèi)700名招生指標快速完成,張文彬想把招生的大門關(guān)上,但后續(xù)報名的學生像流水般,從各個渠道匯涌至西山。張文彬不忍讓遠自千百里前來西山的學子和家長吃“閉門羹”,只好破計劃擴招,擴招指示一下,又在短短幾天內(nèi),收下學生500名。計劃內(nèi)的700名和擴招的500名共1200名學生,把新落成的宿舍樓擠得滿滿的。張文彬幾次派人外出采購床架、被席,包括食堂餐桌、餐具等配套設(shè)施。第一批物品進校,第二批物品再進校……然而,計劃跟不上變化,生源的激增,催促著張文彬這個當家人把學生用品的采購當做自己的一大要務(wù)。
    1200名學生的到來已讓西山的招生數(shù)達至極限,但鐘情于西山的學子和家長仍然熱情地從四面八方匯攏西山。為張文彬,不得不鐵下心腸,在招生上實行“關(guān)門大吉”。但利用各種辦法“破門而入”的學生和家長,把西山的招生大門擁擠得像那春運時候的火車站。一天內(nèi),報不上名的學生竟高達120多個,西山學校為招生專設(shè)的16個服務(wù)員仍在應(yīng)接不暇。張文彬指示:迅速張貼出截止招生廣告,9月2日廣告貼出,但學生和家長仍然成群結(jié)隊地前來。
    張文彬再次指示:原先作出的招生有獎的規(guī)定“作廢”,改招生多者“有獎”為“必罰”,多招一個罰一筆款,獎金罰完罰工資……能有效堵住生源的酌情獎勵。
    即便采取如此措施,生源仍然不斷。
    從深圳坐飛機來的7名學生退回,他們從早上坐飛機來,不得不坐晚上的飛機“打道回府”;
    從四川坐火車來的若干學生退回;
    從江西坐汽車來的若干學生退回……
    退回,退回,退回……
    但有些招生老師原先已答應(yīng)某某家長的,為了不失信,寧可被罰也央求校長開恩收下。
    張文彬面對著苦苦求讀的學子們,有著滿心說不出的感動,心里一遍遍發(fā)著誓,要讓學生走進西山,成就未來!否則就對不起那些不遠千百里前來西山學校、辛勞有加的孩子們和他們的父母呀!
   面對著空前激增的學生,張文彬恨不能說聲“變”,就變出又一個新西山出來,原本就善于思考的他,更想在這西山“有容乃大”的他,常常在思考著校內(nèi)、校外,國內(nèi)、國外……張文彬從中得知,中國地大物不博,各種資源并非得天獨厚,倘若把十三億人口去均分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連“地大”都不好意思說了。如是再與別國比一比,如果產(chǎn)生不了危機感,那還真配不上華夏子孫這光榮稱號了。就說說北美洲的加拿大,國土面積比中國還大出了三個福建省,可人口充其量才三千萬,還不及福建省一個省的人口總量,這“地”大不大?且不說還蘊藏在地底的各種礦產(chǎn)資源多不勝舉,就說那一大片一大片還處在原始狀態(tài)的森林資源,就夠加拿大人砍個千秋萬代的。再說澳洲的澳大利亞,國土面積幾乎與中國相差無幾,可人口囊括上各國移民的,偷渡的,也遠遠湊不夠一個福建省的人口,還有新西蘭呢?俄羅斯呢,那還真叫得上地大物博呵!
    張文彬想到這里,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走到窗戶往野外眺望著遠處,心里想:如果十二萬平方公里的福建省只有百萬人口,而不是如今的三四千萬人口,那一定是樹綠、草青、糧豐、果足,美麗富饒的八閩大地。無論是哪條溝渠溪流,隨意舀一瓢水上來,瓢里頭準有魚蝦游弋。人少了,亂砍濫伐的人沒有了,抓盡捕絕的人沒有了,各種資源一代又一代的良性發(fā)展,怎么不是魚美糧豐的富足呢?可在今天,只不過剛剛走進二十一世紀,十二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競擁擠著三四千萬人口,把八閩大地塞了個滿滿當當。八閩如此,紅土地湘贛又何不是如此?蘇杭滬、兩河兩湖兩廣、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大多如此呵!就是素以地廣人稀為著稱的新疆、內(nèi)蒙、西藏,不出十年、二十年,又將是人滿為患。
    此時的張文彬,真想一甩手把加拿大買下一半,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收購它五分之四,統(tǒng)統(tǒng)納入中國的版圖,把中國的子民遷個一多半出去,讓整個華夏大地都寬松起來。
    正動情得一片色彩繽紛的時候,下課的號聲響了,他的學生從所有的教室里歡騰而出,一時間,蓬勃的朝氣洋溢在校園處處。張文彬頓感眼前一亮,他深深感悟到,說這個資源那個資源,其實,人就是最大最強的資源,能夠創(chuàng)造一切的資源。中國缺少綠色,中國的子孫可以滿山遍野地種植森林,溝渠溪流里沒有魚蝦了,中國的子孫可以成千倍成萬倍地從大江大海里要回來。毛澤東主席雖然說過:“人少好吃飯。”但同時也說過:“人多好干活!”而且人還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動力,世間萬物,唯有人才是最可寶貴的。而他張文彬正在做著把中國極其豐富的人力資源,推向高素質(zhì),走向高層次,真正能走向世界的,既是最基礎(chǔ),又是最有意義的工作。中國人多,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把他們培養(yǎng)好,把人培養(yǎng)好了,人多就能力量大。把人這個資源最大限度培育好、發(fā)揮好,就能創(chuàng)造出一切人間奇跡。只要十幾億中國人都優(yōu)秀起來了,世界上有的,中國一定會有,世界上沒有的,中國也會有,擁有了人才,就能擁有世界,就能擁有未來。張文彬明白自己正在做著把人變成人才,讓人才去創(chuàng)造所有。這才是最有成就的一項事業(yè),也是最值得奮斗的一件事業(yè)。
    無限感慨的校長張文彬,觀天看地想世界,鐵定意志要讓西山校園在自己手中美起來、大起來、閃耀出光輝來!
更新時間:2015-11-03 08:11:02 | 閱讀: | 編輯:張越
Copyright©1994-2022 西山教育集團 版權(quán)所有 全國咨詢熱線:0591-85316863(福建西山學校)
閩ICP備10203392號-2 閩公網(wǎng)安備 35018102000197號
幼兒園更新統(tǒng)計 | 小學部更新統(tǒng)計 | 初中部更新統(tǒng)計 | 高中部更新統(tǒng)計 | 職專部更新統(tǒng)計 | 電視臺更新統(tǒng)計 | 騰訊視頻一 | 騰訊視頻二 | 騰訊視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