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二節(jié) 丹心獻給西山,激情書寫詩篇
春節(jié)到了,喜炮聲此起彼落,有西山學校的,也有湖北天門的。
大過年的,孝順的李迎成給天門老家的父母打過電話寄了錢,父親看著那一萬元的匯單,在電話里說:“兒。≌倪@么多,不自己留著?”李迎成樂得每句話都夾帶著笑聲說:“爹啊,您老知道嗎,我到福建西山學校工作五年掙的錢,可抵得上在老家腳不沾地的忙上一輩子啊。”
困惑的父親問道:“咋這么說?”
李迎成仍然笑著,又說道:“你老合計合計,我在天門那學校里頭還當了校長,拿多少錢,三百?四百?就往撐死里說,五百吧,一年是多少錢?六千吧,十年呢,六萬。往長里說,干上半個世紀,五十年,一共多少?三十萬吧,我在福建西山滿打滿算也就五年,掙了多少,往淺里說,已是三十萬過了頭啦,不就西山五年光景頂上了老家的一輩子啦!”
父親在電話那頭聽得實在,嘿嘿嘿嘿地樂著:“兒。∧蔷驮俑,好好干,報答你那好老板。”
“咳!我們這不興叫老板,叫校長,張總校長。”
“那你就好好報答張總校長,報答時把你爹的心意也捎上,記住了……”
向來喜好吟詞弄詩的李迎成沒有說錯,西山學校每月給自己幾倍于老家天門的工資,再加上每年招生所得的獎金,已在三十萬元之上。這筆要讓他在老家得足足干上一生的財富已作了方方面面的安排:兒女上學,老家建房,積存生息……況且眼下還在工作,說少也再干個三十年,那將會是個什么光景?那時再回到天門,大小也算個富翁了。每每想到這里,李迎成就覺得西山的天高,西山的地闊,西山的前程紅紅亮亮地在自己眼前延伸著。
李迎成記住了父親的囑托,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鉚足勁為西山打拼。由于工作業(yè)績突出,他先后被提拔為備課組長、教研組長。尤其是在招生工作中創(chuàng)造了奇跡,五年時間他為西山學校招徠800多名新生。因此,被張總校長提拔為福建省區(qū)域的招生主任。
總覺得自己生活里充滿了陽光的李迎成,發(fā)現(xiàn)西山的校園里到處如詩如畫。誰人不說家鄉(xiāng)好,而這個李迎成卻張口閉口都說福建比湖北好,福清比天門好,西山學校比自己原來在天門從教的育才學校好。而且還說出根據(jù)來,說天門圈在江漢平原之內(nèi),平原就是平,平得平平淡淡,平得懶得睜開眼去看?词裁?從眼前平到遠方,從左邊平到右邊,沒一點可看可賞的景致。而這個南方就硬是不一樣了,當時來福建時,不管是汽車還是火車,上一道坡是一個景致,打一個彎也是一道景致,山是高高低低的山,嶺是起起伏伏的嶺,看一百遍都不夠。
記得五年前在西山下車時,哇噻!校園真大。當時是夜里九點左右,整座學校在群山的圍抱之中,燈光點綴著無數(shù)的窗戶,蜿蜒的校園之路縱橫交錯,路燈亮著閃閃的銀光,朦朦朧朧,似真似幻,夜色如夢,宛若仙境。一時間,李迎成竟迷朦起來,他生在世上30年,真還沒有像今天這樣體驗到置身于“天堂”的美好感覺。
那一夜,西山學校優(yōu)美環(huán)境給予他的意外驚喜和亢奮,導致他一整夜地失眠。他唯一擔心的是這所學?床簧献约骸
這或許就是喜好詩歌的人那天生的氣質(zhì)罷!
第二天,李迎成應(yīng)邀去試講,所抽的簽是試講《桂林山水》,阿彌陀佛,對西山學校忍不住要高聲贊美的李迎成,當即把自己對西山校園的熱愛,滲透到《桂林山水》的課文中去,講得詩意盎然,趣味橫生。十分鐘后,李迎成幸運地被學校錄用了。真是高興呀,他恨不能無限延伸自己的臂膀,把整座西山校園都擁抱在自己的懷里。
沒幾天,周日到了,持續(xù)激動之中的李迎成,為了能把西山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看個夠,竟然帶上餅干、面包、礦泉水,攀爬上高高的西山之顛。在巔峰之上,李迎成俯瞰西山學校,他覺得整座西山學校就是一幅圖畫,這幅圖畫就雕刻在西山腳下,裝點成“風景這邊獨好”。當即,他用詩歌一般的言語,贊美西山學校是世外的桃源……是座愛的家園……是快樂的天堂。又說“這是一片美好的土地,心靈要在這兒尋覓……一團團流云環(huán)繞朦朧的西山,一縷縷輕紗流連歡快的校園……”他還把西山比喻成騰飛的翅膀,說這雙翅膀“雄姿英發(fā)”、“飽含智慧”、“托起萬名學子,追趕那絢麗多彩的朝暉……托起民辦教育的花朵,在中華廣袤的大地上奮飛……”。
打自走進西山校園之后,李迎成以優(yōu)美的詞句抒發(fā)自己對西山學校真切的愛,就連一枝三角梅,一株榕樹,一叢小草都寫下來,前后寫了一百多篇。他誠摯地說:那不能算作詩,但一定是自己的心聲,是自己對西山學校的一種感情,說這是他靈魂深處最真切的日記。因為“西山的每一寸土地,都讓我留戀,西山的每一片花朵,都讓我感動,西山的每一個日子,都讓我難忘”,于是“力圖用詩的色彩描繪天空,渲染土地,定格校園”,李迎成想借此點綴西山校園文學的七彩花園。
大概李迎成熱愛西山校園,敬業(yè)于自己的崗位,勤于筆耕的精神感動了深圳的一家知名出版社,為他出版了一冊如歌如畫一般的詩集《八閩之珠》。
總校長張文彬曾欣慰地說:“我不懂詩,也不知道那是不是詩,但有這種精神是好的,要是每個教師都像他一樣熱愛西山,西山的明天將一定是更加美好的。”總校長出資支持了《八閩之珠》的出版,也算作一種鼓勵吧。后來,李迎成獲得了這么一個令他比出集子還高興的事,那就是知悉深圳的這家出版社深知福建西山學校日益深遠的知名度,這個集子的出版也就借用了西山學校的知名度。因為,有了西山學校也就提高了這家出版社的知名度。
是啊,李迎成的《八閩之珠》給西山校園文學吹來了一股清新的風。常務(wù)校長林峰深有感慨地說:“學校發(fā)展離不開校園文化建設(shè),先進的校園文化是學校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建設(shè)校園文化需要全體師生共同努力。我們也希望李迎成老師用他的生花妙筆寫出更多更美的詩篇……”。
更新時間:2015-11-04 18:27:45 | 閱讀: 次 | 編輯: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