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第五節(jié) 從省城名校走進西山名校
“林校長,我們西山小學部的吳校長過世了?”
“你說什么?吳校長?他……他……”
“過世了!”
“你是說吳培藩校長他過世了。”
“是……過世了。”
……
電話里長時間沉默……
這是西山學校小學部校長黃盛華與福州知名的烏山小學校長林茂先生通的一次電話。
原藉閩東福安的吳培藩,在家鄉(xiāng)福安任教多年,校長也當了多年。從校長崗位退下來后,他慕名西山學校在民辦教育上獨樹一幟,于是遠從福安來到福清的西山學校,張文彬總校長恭恭敬敬地請他到小學部掌了帥印。而原藉福州城的林茂,63年福州師范畢業(yè)那年,正巧遇上省教育廳廳長王于耕(葉飛將軍的夫人)號召一批教師支援山區(qū)的教育事業(yè)。年輕的林茂感激國家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供給助學金,讓他完成了學業(yè)。現(xiàn)在國家號召支援山區(qū),雖然家父重病在身,但忠孝不能兩全,還是毅然報了名。這一去,林茂就在福安任教了整整十年。
十年間,同在福安教育界,又同在福安小學界的吳培藩和林茂成了莫逆之交。
后來吳培藩投身西山學校,與在福州市以及福建省小學界知名度甚高的烏山小學任教、并擔任校領導三十年的林茂頻頻聯(lián)系。出于老戰(zhàn)友的情誼,吳培藩校長多次要求林茂校長把烏山小學的精英教師送來西山給小學部的老師們上示范課、觀摩課。同樣林茂校長帶教師前來西山學校取經(jīng)。兩所名校的交流與合作甚是密切。因為吳培藩和林茂這兩位校長,使得民辦的名校西山學校和公辦的名校福州烏山小學架起一座金光燦燦的橋梁。
2005年3月19日,西山學校的吳培藩校長突然離世后,林茂也覺得吳校長有些日子沒來電話了,正困惑之時,接黃盛華校長電話,說吳校長過世了,毫無思想準備的林茂自然難以置信,震撼不已。
在電話中以沉默表示哀悼吳培藩校長的林茂難過不已。一番悲痛和惋惜的話語之后,林茂校長關切的詢問說會由誰分管西山小學部的教學工作。黃盛華回答說:“張文彬總校長對小學部的教學工作特別重視,不肯隨意讓一般能力的人管理教學。”說到這里,黃盛華借這個話題再次誠邀林茂校長到西山來幫幫忙……
吳培藩校長在世時,曾多次誠懇地邀請林茂校長加盟西山學校,特別是2004年林茂校長面臨退休,吳校長更是頻頻相邀。并介紹說西山學校的創(chuàng)辦人張文彬先生是一個豪情俠義、古道熱腸、大氣于事業(yè)、致力于教育、恭敬于教師、愛心于孩子的一位杰出民辦教育家。跟著這樣的人共辦學校,心情是愉快的,工作是順暢的。
原本因為考慮到自己退出烏山后,社會活動繁多而不愿耽誤西山學校的林茂,當聽說吳培藩校長離世的噩耗后,才開始認真考慮是否到西山學校工作一事。
2005年7月的一天,因為教學上的事,林茂前來西山學校拜訪。當跨進西山校園時,有這么一幕情景觸動了林茂……
已放暑假的西山學校,為了讓孩子們過上一個豐富多彩的暑假,精心組織了多批的學生夏令營前住首都北京等地,整齊且富有特色的西山學校的校服校裝鮮艷奪目;西山學校的校旗迎風招展,朝氣蓬勃;滿臉燦爛的西山學子,給了林茂極其美好的印象。他在內(nèi)心之中感佩西山學校為孩子們想得周到做得完美,如此一批又一批,且每批都是一兩百名學生的首都夏令營是不太容易組織的,而西山學校卻是年復一年組織得井井有條,甚是成功。西山學校的確了不起,張文彬先生的確非同一般,如此規(guī)模、如此規(guī)范、如此紀律、如此陽光的活動,就是公立學校也是難以做到的。
林茂對正待出發(fā)的學生夏令營佇足凝神之時,前來迎接的小學部校長黃盛華迎了上來,懇切地說:“學校放假了,老師們想借此機會充充電,這攤子事,只能拜托您林校長了。”
林茂直言相告:“烏山與西山老交情了,派出名師指導不會有問題,只是放假期間,名師們的知識也漲價了,貴校的張校長愿意拿出這筆錢來?”
“咳!您對我們張校長就不算了解了,在求取知識、提高師資水平方面,張校長最舍得花錢了。我們西山曾經(jīng)以一天一萬元的授課費,還不含交通食宿參觀游覽費的昂貴高價聘請過名師到校給老師們充電,諸如恭請魏書生等一大批中國教育界頂極的專家、名家來校講課、講學,在西山學校是常有的事了。”
“那好,我點出幾位最強的名師到貴校授課,貴校就得花大價錢了……”
烏山的名師來了,西山的老師們受益了,張校長不僅按原定價位給名師們付了酬,且還額外添加了費用。此舉不僅使前來授課的老師們感動,也讓林茂又從另一個層面看到了張校長的為人和對自己事業(yè)的執(zhí)著。這時候,林茂才悟出,為什么當年閩東地區(qū)十分優(yōu)秀的吳培藩校長在公立學校退出校長崗位后,首選的就是西山學校。而且一干就是五年整,倘若不是偶發(fā)事故猝死,他在西山任教任職的時間將是無限,也許到七十歲,也許到八十歲。過去他們在不間斷的交流中,吳培藩校長曾不間斷地向林茂流露自己終身服務西山的愿望。吳校長的西山之愛,并非無緣無故呀!
思想感情正一步步靠近西山的林茂,開始了認真思考自己的何去何從,自己究竟該向何方發(fā)揮余熱?
正在此時,黃盛華又再次商請林茂,懇切有加地說:“林校長,您對西山學校的了解應該說有些日子了,但您對我們張校長還只是一知半解,只要您深入了解他了,您也一定會和我一樣敬重他的,也會立馬前來幫幫他。過去吳校長在世時,我們需要您,而今,吳校長不在了,我們更需要您!您就下決心來幫幫西山吧。”
情感天平逐漸往西山傾斜之中的林茂,這次沒有拒絕,甚至沒有搪塞黃盛華。但還是想見見張文彬先生之后再定,便說:“這樣吧,黃校長,能否安排一個時間,讓我見見張文彬先生?”
黃盛華聽話聽聲鑼鼓聽音,知道林校長心動了,來西山幫忙一事有戲了,連聲說:“好、好、好!我立刻向張校長匯報。”
第二天,張校長親自派出小車到福州城接來林校長。飽經(jīng)世故的林校長有意在生活細節(jié)上“為難”一下張校長。對話就從這里開始了。
“唉呀,張校長呀,福州和福清雖然鄰近,可也是百里之遙呀!”
“學校派專車接送。”
“而今,本人也上了點歲數(shù)了,夜班可加不起。”
“西山學校的人才是多元的,您例外,不加夜班。”
“本人在教育界幾十年了,公事私事一大堆,天天上班恐怕很難。”
“特殊人才特別對待,您不必每天來,一周來個三四天也就可以了,且另外專配一部手機,以便聯(lián)系,話費由學校負責。”
“還有一點小小要求,本人小有關節(jié)炎,貴校單間臥室是否配有坐式馬桶?”
“因特殊人才而準備,特別予以安裝。”
……
面對如此通達情理,胸寬大度,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只所急的張文彬,林茂真的不好再有什么“非份”之想了。
當天,他就下了決心,投身西山,鼎力助張!
第二天,林茂婉言謝絕了多所公立、私立學校的盛邀,同時謝絕了多所私立學校的高薪聘請。
第三天,頭戴中國教育學會現(xiàn)代課堂教學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教學反饋教學法研究會常務理事、福建省教育學會小學語文研究會理事等諸多光環(huán)的林茂,滿心歡悅地投身于西山了。
西山學校又有了一位省城名校的老校長。
事業(yè)的成功首先是招攬人才的成功!
面對西山學校小學部兩百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教師和四千多位小學生,林茂拿出積累了四十年小學教學管理的經(jīng)驗,緊緊抓住兩點,一是教學研究;二是教學管理。教學要騰飛,這就是一對翅膀,這對翅膀飛起來了,整個教學也就上去了。
林茂作為一個有良心的老教育工作者,知道厚薄輕重,西山學?傂iL張文彬?qū)ψ约荷钌系臒o微不至,自己就要在工作上一絲不茍。自己的到來和作用,就是要在提高西山小學部教學質(zhì)量上打翻身仗。這個質(zhì)量該向哪方面要呢?一是向教學研究要;二是向課堂四十分鐘要;三是向教學管理要。針對課堂教學改革,林茂則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在他到西山的第一個學期,就請了六位全國獲獎的名師到西山上觀摩課。還請了名校福州一中的名師到西山給老師們做教材分析,還請了多位國家級、省級、市級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幾門主課的專家來西山開設講座。讓西山的老師們與專家們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
聽課、聽講座、交流、探討、提問題……西山的老師大獲其益。
正當老師們意猶未盡的時候,林茂又亮出另一手。哪里的教學質(zhì)量好,哪里的教學有特色,哪里的學生升學率高,林茂就把西山的教師往哪里送,到泉州、到福州、到福清、到武夷山、到省外……一批緊接一批,一個收獲接著一個收獲……
林茂廣收了老師們交上來的培訓心得或聽課心得,就來個匯編!痘仡櫯c展望》、《春華秋實》、《課改點滴》、《教海拾貝》、《小荷才露尖尖角》……五花八門的教學刊物在西山小學部紛紛出籠。
看著火候到了,林茂又廣為了解全國性教學動態(tài),特別是抓住全國性教學賽事,不甘落后地把教師們推向全國賽場。青年教師易志軍、尹志華、潘碧鳳等等紛紛獲獎。
林茂要求教師們不但在課堂教學藝術上獲獎,而且還要在教學論文上奪魁。單單一個學期,就有六篇論文進入省級教育刊物;有十八篇論文分別獲全國創(chuàng)新杯一、二、三等獎。
而林茂倡導的“九個一”活動(一名小記者、名小數(shù)學家、一名小指揮家、一名小歌唱家、一名小舞蹈家、一名小畫家、一名小攝影家、一名小計算機能手、一名能工巧匠)已初見成效,西山小學都在近期內(nèi),已獲得全國兒童攝影、美術、繪畫、藝術成果十佳單位。有18名學生獲全國金獎。65名學生獲得銀獎,64名學生獲得銅獎。在參加中國少年報、香港文化基金會組織的全國校園文化成就展大賽中,西山小學部又榮獲集體一等獎,且還有3名同學獲得特等獎,12名同學獲得金獎,35名同學獲得銀獎,38名同學獲得銅獎……碩果累累!
有意識引導教師不斷在教學上長進和提高,讓老師們在競爭中獲勝,在壓力中長進,這方面,林茂是成功的。特別是建立西山學校小學部教師業(yè)務檔案卡,使得每一位教師不敢懈怠。每個教師都在爭當好教師、優(yōu)秀教師、學生喜愛的教師。
林茂來了。
西山小學部的教與學的氣氛濃了,課堂活了,教學質(zhì)量上去了。
西山人說:張校長真是個伯樂,又識得一匹“千里馬”。
張校長心里當然清楚,老資格的福州烏山小學的老校長林茂來了,就是請他就任總校領導也有余。但越老資格的人就越謙虛,好,那就在小學部當任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吧。雖然每周在西山上班時間短,但待遇不減,仍按一周全天候在西山工作的學部領導的工資待遇撥給。原計劃三個月后要給全校教職工較大幅度地漲工資,那好,林茂先生的工資就先壓著,壓到三個月后漲工資時的額度給,這樣對林茂老先生不就更有利嗎?還有每周接送林茂老先生的小車定了沒有?不行,得以自己的名義專門給車管組寫一張長期派車證,好讓林老先生來去方便,來去自如……
想到了,就去做。張文彬把這些事一一做好。但自始至終,張文彬沒有給林茂透露一個字半句話。
事后,林茂一回又一回地從心底深處感受到張總校長那深深的情意。每當林茂從西山領取一筆不菲的月薪時,他總要半是幽默、全是感恩的對家人、對朋友說:“國家給自己解決了溫飽的日子,而張文彬校長則讓自己走進了“小康”生活。
林茂常常在明亮的清晨面對聳立的西山山峰,為自己明智的選擇和果斷的加盟西山學校欣欣然而笑!
更新時間:2015-11-05 16:17:45 | 閱讀: 次 | 編輯: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