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第四節(jié) “學(xué)校很好,媽媽別惦掛”
2006年7月23日上午,正當(dāng)西山學(xué)校的暑假。
打算一整個暑假都留在學(xué)校的一年四班小朋友何金銘,接到通知說,媽媽從深圳來看他了。何金銘知道媽媽來了,心里頭一陣高興,隨后,又頗為費(fèi)解地自言自語了一句:“怎么又來了”。
原來,小金銘在暑假前就與媽媽約定:家里太單調(diào),不好玩,暑假就不回去了。學(xué)校多好,總有一批同學(xué)陪著自己,不是跟著老師預(yù)習(xí)課文,就是由教練領(lǐng)著習(xí)武,再就是畫畫、彈琴、唱歌、跳舞、游戲、看電視,高興外出旅游了,還可以參加夏令營。一兩個月的假期,都還不夠應(yīng)付這許多的活動呢。而且還來個鄭重聲明,爸媽都不必來看他,因?yàn)樗谖魃矫恳惶於己芸鞓?hellip;…
孩子有這等想法,母親只好依了他,兒子在西山長大了,就由他去吧。當(dāng)媽媽的話雖這么說,但感情上說服不了自己,暑假不到一個月,就想兒子了,于是也就大老遠(yuǎn)的從深圳來到了西山。
小金銘知道媽媽來后,一蹦一跳地到校門口迎接,一見面就叫開了:“媽媽,你怎么又來了,不是說好不要再來嗎?”
媽媽說:“想你呀!”
小金銘仰起頭,看了看媽媽因?yàn)樽嚴(yán)Ь氲纳袂,便說:“想我可以,但你累不累呀!”
媽媽聽了這句話,心頭一熱,孩子有孝心了,孩子知道心疼媽媽了。于是,疼愛有加的撫摸了一下孩子那圓咕隆咚的頭。
這時,小金銘偏著腦瓜,屈著指頭想了想,又仰頭對媽媽說:“你看!你看,我到西山讀書一年,你都來看我六趟了,干什么呀?”說上這句,小金銘似乎有了點(diǎn)小孩子脾氣,咚咚咚地踏著腳,自顧自的往前走著。邊走還邊咕咕喃喃地說:“我在西山又丟不了,老師、教練、阿姨,他們照顧我比家里還好。”
媽媽想想也是,孩子在深圳幼兒園的時候,自己和孩子他爸因?yàn)殚_了一個兩百多平方米的瓷磚店,進(jìn)貨、供貨、批發(fā)、零售,忙得陀螺似的轉(zhuǎn),哪顧得上孩子?每天每天到幼兒園接孩子,整個幼兒園就只剩下個小金銘在哇哇的哭。為了打點(diǎn)生意,小金銘兩歲半就被送進(jìn)了幼兒園,人家小班、中班、大班,再飽滿也只是三年功夫,可小金銘卻硬是在園里呆上了四年。四年后,兒子六歲半了,得上小學(xué)了,接接送送又成了大事。而今的學(xué)校,早上七點(diǎn)多就得到校,下午四點(diǎn)多就得離校,那時候正忙著呢,怎么接?要開店就沒法接孩子,要照顧孩子就別開店。但不開店,怎么致富?看看別人,都上億了,自家?guī)装偃f總要吧!謝天謝地,終于找著了西山學(xué)校,管讀書、管練武,還管吃管住管玩,幾乎什么都管,管得讓你做父母的盡管撒開手腳掙錢去。過去孩子在身邊只能掙百萬,孩子進(jìn)西山了,掙的數(shù)字一定得翻番,要不然就對不起孩子,對不起西山學(xué)校。但是孩子離家大老遠(yuǎn)的,隔三差五的想他。剛送進(jìn)西山時,想孩子想急了,買張車票就跑西山;天氣冷了,想起了孩子的寒衣還在家里擱著,又跑西山;天氣熱了,怕孩子熱了,再跑西山;要過年了,得接孩子了,還是跑西山……前一次,后一次,算算還真在一年里跑了六次,看看,孩子這一算,來意見了。
媽媽趕上前面的兒子,征詢道:“那往后媽媽每年該來幾次呢?”
小金銘想了想,又偏起小腦袋對媽媽說:“別來!”
媽媽說:“那不行,那會把媽媽想壞的。”
小金銘又想了想,似乎下了大決心:“那就一次”。
媽媽想討論還價:“那兩次吧,就兩次。”
小金銘很是堅決:“就一次,要不然就別來。”
媽媽只好妥協(xié):“一次就一次。”
小小金銘歡呼起來:“噢!媽媽萬歲!”喊完,高高興興地牽著媽媽的手,歡快地走在校園大道上。邊走邊說:我們西山學(xué)校太好了,媽媽你就別惦掛我了。
這時,媽媽看見寬廣廣的操場上,一個年輕的教練正在領(lǐng)著幾個剛?cè)雽W(xué)西山學(xué)校的新生在練習(xí)武術(shù)中的幾個基本動作,看著看著,一時間似有所悟:進(jìn)了西山的孩子們之所以能有很強(qiáng)的獨(dú)立性,正是因?yàn)槲魃綄W(xué)校富有特色的教育方式,這種文武兼?zhèn)涞慕虒W(xué)模式讓每個孩子都能從中獲益。
想到這里,小金銘的媽媽深深地吸上一口西山清新的空氣,對西山學(xué)校懷著一種感激,帶著兒子一步步的向校園深處走去。
更新時間:2015-11-06 16:28:41 | 閱讀: 次 | 編輯: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