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新浪福建等多家媒體隨福建西山學校老師再啟程一路向西前行,奔波在這個沿途星羅棋布著大大小小、風格各異的土樓路上,來到了客家土樓的故鄉(xiāng)永定,在這里我們見到了此次探訪的兩位主人公。
三代單傳、家中獨苗盧顯峰
盧顯峰
盧顯峰,6歲時父親離世,母親隨即出走失聯(lián),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由于顯峰的父親是家長中獨子,他的離去讓家中的兩位老人痛苦不堪,只能靠著種農(nóng)田來拉扯他們這個唯一的孫子長大。
琳瑯滿目的獎狀
走進這個土樓人家,琳瑯滿目的獎狀貼滿墻面,吸引了我們一行人駐足的目光,細心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從小學到初中,獎狀一直沒斷過,而且近乎都是“三好學生”。15歲盧顯峰,就讀于永定縣高級中學,每回成績都會排在全班的前十名左右。當我們問及想出去讀書嗎?顯峰的回答很成熟,他說,想到師資能力強的學校讀書。也許對于只有15歲的孩子,唯有努力學習才能報答爺爺奶奶的養(yǎng)育之恩吧!聽著孫子的回答,一旁的奶奶不禁落淚,我們知道她把整個家庭的希望都寄托在孫子的讀書上了。
顯峰是個陽光男孩,喜歡乒乓球、籃球,喜歡在運動場上揮灑汗水。但在我們小心翼翼的跟他提到媽媽時,他顯得心事重重,他說媽媽有打過一兩次電話,具體何時已經(jīng)記不得了,因為太少太少聯(lián)系了。
編者語:土樓人家的靜謐和淳樸感染了我,顯峰滿懷對未來的希望,刻苦奮斗,迎難而上,想一步一個腳印好好學習,不辜負爺爺奶奶的期盼感動著我。凝聚滿腔的力量前行吧,少年!
江松輝:想賺錢給奶奶花
松輝的奶奶
江松輝,是我們在永定見到的第二個學子,他家住高頭鄉(xiāng)。一個斜坡過后,再穿越一片農(nóng)田就到松輝家了。在門口,我們看到了一個走路踉蹌的彎背老人,這個老人就是松輝的奶奶,現(xiàn)年已87歲,可是為了松輝的學習,奶奶還堅持干著農(nóng)活,天未亮就要著急起床,給田里的菜澆水。
松輝
自打出生爸爸就去世,媽媽改嫁,松輝跟著奶奶生活,原本松輝家還沒有住所,在姑丈和鄰里鄉(xiāng)親的幫助下,蓋起了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個遮風擋雨的房子。松輝還有個姐姐已輟學到漳州工廠里打工,為償還蓋房子欠下的巨債和給弟弟攢讀書錢。
雖僅念初二,但松輝對錢已經(jīng)有很深的概念,對自己的未來也有所打算,他說能考得上高中就讀,考不上就打工去,因為不忍心看著奶奶近兩年越來越老去的背影,不想讓她再操心了。松輝說去年暑假去打工扣除吃住賺了一千來塊,今年原計劃也要去打工,可是因為太小沒有人要。
編者語:因為語言不通,所以跟奶奶全程無交流,但看著佝僂的她,還有她那飽受風霜飽含熱淚的眼神,那一刻,我們似乎讀懂了這個87歲老人的辛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男孩,為你的孝心感動!